甄嬛回宫一事,比前世顺遂许多。
咳咳,自然也有这一世没有自己捣乱的缘故。
只是没有“危月燕冲月”的天象之说困着,皇后乌拉那拉氏纵有千般不愿,最终也只能按下满心毒计,宽慰自己,将那心腹大患放在眼皮子底下,总比扔在漠北好掌控。
况且,手里已经有了淑嫔乌拉那拉毓秀这一胎,高低甄嬛也越不过去。
正值战事大捷,雍正心头畅快,加之对甄嬛确有一份“失而复得”的补偿心理,早早便下旨,命内务府大修永寿宫,规制用度,皆按贵妃标准。
安陵容冷眼旁观。
只怕是眼前这位刻意模仿的“纯元替身”终究不合圣意,皇上这是又念起甄嬛那份独一无二的“好”了。
她心下并不着恼,那笔账,总要一个一个,慢慢地算。
趁着雍正对甄嬛的爱重与愧疚正值顶峰,安陵容索性寻了个机会,在御前一番情真意切的夸赞,感念嬛姐姐为国受难,如今平安归来,理当厚待。
她言辞恳切,句句说在雍正心坎上,帝妃二人竟生出几分“惺惺相惜”之感。
雍正龙心甚悦,觉得她识大体、顾大局,当即便将督修永寿宫的一应琐事,全权交予她打理。
务必让前路光明灿烂的熹妃钮祜禄甄嬛风光回宫。
安陵容领旨谢恩。
她岂会不知皇后的盘算?
景仁宫送来的布置图样与器物清单,件件招摇,样样僭越,恨不得将“宠冠六宫”四个字刻在永寿宫的匾额上。
皇后这是要行捧杀之策,将甄嬛架在火上烤,引得六宫侧目,群起而攻之。
最好再传出些“狐媚惑主”、“妖妃祸国”的流言。
安陵容岂能让她如愿?
她面上恭敬,将皇后的“指示”一一应下,背地里,却将那些过于扎眼的东西,一样样地,全给换了。
至于那椒墙……
雍正着意给他的嬛嬛“椒房之宠”,左右都是要刷的,所以安陵容干脆嘱咐内务府,起早贪黑仔仔细细地刷,刷三层。
安陵容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糊三层。 用上好的银朱椒料,混着珍珠粉和玉屑,仔细糊匀了,务必要看不出原本的颜色,只留其暖香功效便可。”
她要将这永寿宫,打造成一个外表看似符合妃位规制,内里却处处透着低调与用心的所在。
既不拂逆圣意,彰显了恩宠,又抹去了那些可能成为众矢之的的锋芒。
她要甄嬛回宫之路,少些明枪,至于那些躲不开的暗箭……
来日方长。
甄嬛回宫的日程,远比雍正预期中要缓慢得多。
回应总是一切安好,只是熹妃身怀龙裔,漠北路途颠簸,太医再三叮嘱需缓行静养,万万急不得。
雍正反是心生怜惜。
他沉吟片刻,提笔亲自拟了一道温存的旨意,末了,还斟酌着加上一句自以为情深意重的期盼:
“陌上花开,嬛嬛可缓缓归矣。”
他想象着甄嬛接到此旨时感念圣心的模样。
这道圣旨送出时,安陵容正巧在一旁研墨伺候。
她忍着笑低眉顺目地退出养心殿,回到长春宫,终是忍不住笑出声。
她心里门儿清。
什么车马劳顿。
甄嬛只怕正与果亲王允礼一路看山玩水。
皇上这边望眼欲穿,人家那边确是依着旨意,真真正正地 “缓缓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