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真真假假的呼喊声在风雨声、厮杀声中蔓延,守军指挥系统瞬间陷入瘫痪,许多士兵不明所以,盲目奔跑,甚至自相践踏。整个宛城,陷入了一片前所未有的混乱之中!
赵云无暇顾及身后的混乱,他的目标明确无比——城西粮仓武库!他率领着已经杀透城门守军、汇合了部分接应进来的第二队士兵,约两百余人,如同一柄烧红的尖刀,径直插向城西!
“挡我者死!”赵云一马当先,亮银枪化作道道索命寒光,所过之处,人仰马翻,竟无一合之将!白袍已被雨水和敌人的鲜血染红,但他冲锋的势头却丝毫未减,仿佛战神附体!身后的竟陵死士受其鼓舞,亦是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紧紧跟随,将试图组织起来拦截的曹军一次次冲散、击溃!
粮仓武库区域,守备果然森严。尽管城内大乱,但驻守于此的曹军军官深知职责重大,强行收拢了约八百士卒,依托仓廪外围的矮墙和栅栏,结阵死守。
“放箭!拦住他们!”曹军军官声嘶力竭。
密集的箭雨从矮墙后泼洒而来,冲在前面的几名竟陵士卒顿时被射成了刺猬。
赵云目光一冷,猛地将手中长枪插在地上,反手取下背后硬弓,搭上三支特制的、箭头绑缚了浸油布团的箭矢。
“咻!咻!咻!”
三箭连珠,并非射人,而是划过一道诡异的弧线,越过矮墙,精准地射中了后方一座巨大粮仓的木质顶棚!浸油的布团遇火即燃,虽然雨水滂沱,但粮仓内部干燥,火势竟顽强地蔓延开来!
“火!粮仓起火了!”曹军阵中顿时一片惊呼,阵型微乱。
“就是现在!随我冲阵!”赵云弃弓取枪,身先士卒,如同离弦之箭般冲向敌阵!竟陵死士齐声怒吼,发起了决死冲锋!
一方是守护粮草、职责在身的哀兵,另一方是置之死地、志在必得的死士!双方在粮仓外围的泥泞与血水中,展开了最残酷、最原始的白刃战!刀枪碰撞声、怒吼声、惨叫声、风雨声、火焰燃烧的噼啪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曲地狱般的交响。
赵云成为了这场混战中最耀眼的存在。他枪出如龙,时而如灵蛇出洞,刁钻狠辣;时而如泰山压顶,势不可挡!曹军军官试图稳住阵脚,亲自来战赵云,却被其一枪挑飞兵器,再一枪刺穿咽喉!主将阵亡,曹军士气大跌,防线开始动摇。
越来越多的竟陵死士冲破阻碍,将携带的火油罐奋力投向那些巨大的粮仓和武库!
“轰!轰!轰!”
一团团烈焰在雨夜中冲天而起,火借风势(尽管有雨,但粮仓内部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形成了局部旋风),迅速蔓延!干燥的粮草、桐油、皮革、木材……都成了最好的燃料!整个城西天空,被映照得一片血红!浓烟滚滚,即便在暴雨中,也顽强地升腾,直冲云霄!
**曹安民困守,捷报飞传**
宛城守将曹安民从睡梦中被亲卫紧急叫醒,闻听西门被破、城内多处火起、尤其是粮仓方向火光冲天的消息时,惊得魂飞魄散!
“怎么可能?!哪里来的敌军?有多少人马?”曹安民衣衫不整,脸色惨白。
“将军,乱成一团,不清楚啊!只听说是什么赵子龙……”
“赵云?!”曹安民更是骇然,赵云之名,他岂能不知?“快!调兵!镇压叛乱!扑灭粮仓大火!快去!”
然而,命令下达容易,执行却难。城内混乱不堪,通讯基本中断,各部守军或被牵制,或陷入恐慌,能够有效调动的兵力少之又少。曹安民困守府衙,听着外面震天的杀声与越来越近的火光,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粮仓若毁,他项上人头定然不保!
与此同时,在宛城陷入血与火的炼狱之时,几匹快马,载着身上带着烟火气息和轻伤的“暗羽”信使,如同幽灵般冲出了混乱的宛城,沿着不同的预定路线,向着东南方向——新野战场,疾驰而去!他们怀中,揣着用油布紧紧包裹的、以赵云名义发出的捷报:
“宛城大火,粮仓武库尽焚!任务已成!”
雨,依旧在下,试图浇灭宛城的烈焰,却显得如此徒劳。火,依旧在烧,吞噬着曹操大军的命脉,也映照着赵云及其死士们染血的身影。
城内的战斗尚未完全结束,零星的抵抗和搜捕仍在继续。赵云率领残存的部下,且战且退,试图按照预定计划向城外突围。他们的人数已然锐减,人人带伤,但他们的使命,已然达成。
这把由庞统构思、林凡决断、赵云执行的、插入曹操心脏的尖刀,终于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狠狠地扎了下去,并搅动了起来!其带来的剧痛与震撼,即将以最快的速度,传向新野,传向曹操的中军大帐,并最终,撼动整个天下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