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314章 郡守之争,暗流再涌

第314章 郡守之争,暗流再涌(2 / 2)

“有。郡尉巩志,手握部分郡兵,在金旋死后一度试图维持秩序,后被关羽接管。此人能力平平,但资格老,若刘备为求平稳过渡,可能会推他出来暂代。另外,从事巩志(与郡尉同名不同人),乃金旋心腹,与刘备方面似有暗中接触。”

“巩志……两个巩志,倒是有趣。”庞统手指轻敲桌面,“一个掌兵,一个近臣……刘备若想快速掌控武陵,从此二人入手,确是捷径。”

他沉吟片刻,对魏延道:“文长,明日你亲自去拜访一下那位郡尉巩志,带上我的拜帖和一份‘厚礼’。不必谈太守之位,只表达我军对稳定武陵局势的关切,以及对他个人地位的……尊重与支持。”

“末将明白。”魏延会意,这是要去稳住,乃至拉拢郡尉巩志,至少让他保持中立。

“至于那位从事巩志……”庞统眼中闪过一丝冷光,“让‘暗羽’盯紧他。若他真与刘备勾结甚深,必要时,可以让他‘意外’消失,或者,让他身上发生些足以失去信誉的‘意外’。”

“属下遵命!”

接下来的数日,临沅城内暗流汹涌,各方势力频繁接触,密会不断。

关羽一方面加紧对城防和郡府的控制,另一方面,也派马良等人四处游说本地士族,许以好处,试图分化拉拢。同时,他也正式行文至襄阳,向刘琦“报捷”并“举荐”郡尉巩志暂代太守之职,文中极力渲染江陵军的血战之功,对竟陵军的作用则一笔带过。

然而,庞统的反击更为凌厉有效。

在“暗羽”的暗中推动下,关于“关羽欲独霸武陵,排挤竟陵功臣”、“刘备势力外来,难以信任”的流言开始在士族与百姓中悄然传播。同时,竟陵方面与樊胄、习珍等大族的联络日益紧密,庞统甚至通过沙摩柯,与一些亲近蛮族的本地豪强也搭上了线,承诺保障他们在五溪地区的贸易利益。

更让关羽恼火的是,郡尉巩志在接受了魏延的“拜访”后,态度变得暧昧起来,对于关羽的某些命令,开始以“需与各方商议”、“恐引竟陵误会”为由,推诿执行。而那位从事巩志,则在一场“酒后失足”后,卧病在床,无法视事,其与江陵方面的秘密联络自然也中断了。

此消彼长之下,江陵军虽然控制着临沅城,但在武陵郡的舆论和士族人心上,竟隐隐落了下风。关羽发现自己陷入了泥沼,军事上的胜利并未能顺利转化为政治上的掌控。每当他试图推进一件事,总会遇到无形的阻力,而这阻力的源头,都指向城北那座看似平静的竟陵军营。

这一日,关羽与马良、关平等人正在府中商议对策,忽闻城外传来喧闹之声。登城一看,只见魏延与沙摩柯并辔而行,率领数百骑兵,正在临沅城外例行巡弋,军容雄壮,士气高昂。沿途甚至有百姓和士人驻足观看,指指点点,神色间竟颇有敬畏与认同。

沙摩柯更是用蛮语高声呼喝,内容经通译大致为:“林军师仁德,庞军师妙算,方有我五溪与汉家重修旧好,共享太平!沙摩柯与无当飞军,誓死效忠林军师,保境安民!”

这番做派,与其说是巡弋,不如说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武力展示与政治宣言。

关羽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握着城墙垛口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他深知,若再这样下去,即便刘琦的任命文书下来,一个被竟陵和本地士族联手抵制的太守,也绝难在武陵站稳脚跟。

“父亲,这庞士元欺人太甚!”关平怒道。

马良轻叹一声:“君侯,看来武陵之事,已非我军独力可决。竟陵借平乱之功,携沙摩柯之威,已深植影响力于此。强行动硬,恐生大变。是否……需请示主公,或与那庞士元,正面谈一谈了?”

关羽望着城外那支耀武扬威的骑队,丹凤眼中寒光闪烁,沉默了许久,终于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

“备马!去竟陵军营!某要亲自会会那庞统!”

新一轮的,更为直接、也更为凶险的博弈,即将在这硝烟方散的武陵郡治,正式拉开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