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衡则道:“然开通商路,确能缓解江陵之困,亦能活跃我竟陵经济,收取商税,并非全然坏事。只是……时机敏感。”
林凡点了点头,没有立刻表态,而是拿起了那份来自北方的密报。上面详细记录了曹操罢黜孔融、启用司马懿等人的举措,以及许都暗流涌动的政局。
“曹操……果然不会甘心失败。”林凡轻声自语,“他这是在舔舐伤口,积蓄力量,同时,也在用最阴险的方式,给我们找麻烦。”他看向徐庶和墨衡,“你们认为,曹操下一步会如何?”
徐庶沉吟道:“经赤壁之败,曹操短期内无力大举南征。其战略重心,恐将转向稳固内部,消化北方,同时……利用荆襄孙、刘、林三方矛盾,极力挑拨,使我等自相残杀,他好坐收渔利。”
“不错。”林凡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他给我那个‘都督荆、豫’的空头名号,就是第一把火。如今周瑜封锁江陵,孙刘矛盾激化,正是他乐于见到的。我们若此时卷入其中,与周瑜正面冲突,岂非正中曹操下怀?”
“那军师之意,是拒绝诸葛亮?”墨衡问道。
“不。”林凡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算计的精光,“商路,可以开。不仅要开,还要大张旗鼓地开!以刘琦公子的名义,宣布竟陵、江夏、江陵三地结为‘荆襄互助同盟’,保障商路畅通,共抗外侮(既指曹操,也暗指周瑜)!”
徐庶和墨衡皆是一怔。
林凡继续道:“但我们不出兵,不直接与周瑜水军冲突。我们只提供通道,只做‘生意’。同时,将我‘泣血’推辞曹操任命,以及全力支持刘琦公子、维护荆州安宁的‘忠心’,通过各种渠道,大肆宣扬出去,尤其是……要让江东那边的人知道。”
他要扮演一个“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忠臣形象,将周瑜衬托得更加霸道无理,进一步激化江东内部的矛盾,也将曹操的挑拨,巧妙地反利用回去。
“另外,”林凡看向墨衡,压低声音,“让我们在江东的人,尤其是与程普旧部有联系的,开始散播消息,就说周都督因功自傲,排除异己,逼死程老将军在先,如今又为一己私利,破坏孙刘联盟,置江东安危于不顾,恐怕……有负孙讨虏(孙权)重托啊。”
诛心之论,有时比真刀真枪更为致命。
林凡的应对策略,迅速转化为行动。
竟陵城门张贴出安民告示,宣布为保境安民,与江夏、江陵结为互助,开放商路。一队队载满货物的车马,开始络绎不绝地通过竟陵,绕行陆路前往江陵。虽然成本增高,速度变慢,但终究是打破了周瑜的封锁,缓解了江陵的压力。
与此同时,林凡那封声情并茂、推辞曹操任命的“奏表”副本,以及他各种“忠于汉室”、“拥护刘琦”的言论,也通过“暗羽”的秘密渠道,在荆襄乃至江东之地悄然流传开来。
效果立竿见影。
江陵城内,民心稍安,刘备集团对林凡的“深明大义”表示“感激”,双方关系在表面上迅速升温。
而江东水寨内,气氛却变得更加微妙。周瑜听闻林凡竟公然与刘备联通,更是散布对他不利的言论,气得当场又吐了一口血,病情骤然加重,不得不卧榻休养,军政事务暂由鲁肃代理。
鲁肃本就主张联合抗曹,对周瑜的强硬策略心存疑虑,如今主战派领袖病倒,他主持大局后,对江陵的封锁虽未明令解除,但执行力度却悄然放松了许多,至少,对一些小型、非战略物资的船只,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更让周瑜阵营雪上加霜的是,吴县方面,孙权在张昭等文官的影响下,也发来了措辞委婉的询问文书,对与刘备关系恶化以及程普之死引发的军中流言表示“关切”,暗示周瑜需“谨慎行事,以大局为重”。
一时间,周瑜仿佛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而就在这纷乱的局面中,那枚雕刻着云纹的木质令牌,再次被呈到了林凡的案头。随令牌一同送来的,还有庞统新的回信,这次,信上只有更短的一句话:
“三日之后,竟陵城外,落枫亭。”
林凡看着这行字,脸上终于露出了发自内心的笑容。凤雏,终于要落下来了么?只是,这只凤,带来的会是祥瑞,还是风暴?
他收起令牌,目光仿佛穿透墙壁,看到了那即将到来的会面,也看到了因庞统抉择而可能再次剧变的荆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