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219章 天下四极,终成定势

第219章 天下四极,终成定势(2 / 2)

孙权默默点头,心中对周瑜的些许不满,也因林凡展现出的强大实力而消散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对强大邻居的深深戒备。他决定,要进一步加大对水军的投入,绝不能让荆北在长江之上挑战江东的权威。

江陵,都督府。

周瑜的反应则更为直接。他看完报告,什么也没说,只是走到江陵城头,望着西面襄阳的方向,久久不语。甘宁、吕蒙等将感受到都督身上那股几乎凝成实质的寒意与战意,皆不敢出声。

“练兵……造船……”周瑜低声自语,指甲深深掐入掌心,“林凡,你很好……且让你再得意些时日。待我江东儿郎准备就绪,这荆襄之地,终究要姓孙!”

他心中剿灭林凡的念头,非但没有因荆北的强大而消退,反而更加坚定和急切。

荆南,公安。

刘备与诸葛亮对坐,面前同样摆放着来自襄阳的详细情报。

“文渊治政练兵,竟有如此神速!”刘备抚须长叹,语气中带着由衷的钦佩,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观此形势,荆北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孔明,我等亦需加倍努力才是!”

诸葛亮羽扇轻摇,眼中闪烁着睿智与了然的光芒:“主公,林军师之路,乃集中力量,精耕细作,其势虽猛,然亦有其极限。荆北地狭,潜力终有尽时。我军据有荆南,地广人稀,潜力巨大,正当广纳流民,西结巴蜀,另辟蹊径。未来天下,未必没有我等更广阔的舞台。”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道:“况且,林凡势越大,北面曹操便越寝食难安。对我等而言,亦是好事。”

刘备闻言,心中豁然开朗,连连点头。

当天下各方因荆北的崛起而心思浮动、调整策略之时,襄阳郡守府的书房内,林凡却显得异常平静。

他站在那幅巨大的天下舆图前,目光缓缓扫过代表曹、孙、刘、林四方的区域。北方的曹操,如乌云压顶;东方的孙权,如盘踞水泽的蛟龙;南方的刘备,如潜藏山林的猛虎;而他自己代表的荆北,则如同一块被精心雕琢、日益坚实的磐石,牢牢嵌在中央。

“天下四极,鼎足之势,至此方算真正稳固了。”林凡低声自语,语气中没有太多欣喜,反而带着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

庞统和徐文侍立在一旁,脸上洋溢着难以抑制的兴奋与自豪。

“军师,经此秋收大典,我军威名远播,四方震动!从此,天下谁敢再小觑我荆北?”周卓咧着嘴,用力挥舞着拳头。

徐文也感慨道:“是啊,军师。回想昔日颍川初遇,兵不过千,将只数员,惶惶如丧家之犬。不过十年光景,竟有今日气象!此皆军师运筹帷幄之功!”

林凡转过身,看着这两位一路追随自己走来的肱股之臣,微微一笑:“此乃诸位同心,将士用命,百姓归心之结果,凡岂敢独居其功?”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襄阳城璀璨的灯火与远处依稀可见的汉水,目光变得深邃而悠远。

“然则,诸位需知,登高,方能望远,亦意味着……风寒。”

“曹操视我为眼中钉,必欲除之而后快;周瑜心高气傲,盟约难束其心;刘备、诸葛亮,亦非久居人下之辈……这四方鼎立之局,看似稳固,实则暗藏杀机,比之以往,更加凶险。”

“我等切不可因一时之盛,而忘了脚下的万丈深渊。”

林凡的话,如同一盆冷水,让周卓、徐文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神色重新变得凝重起来。

“军师教训的是。”徐文躬身道,“居安思危,方能长久。”

庞统也沙哑地道:“军师放心,统等必当竭尽全力,辅佐军师,巩固基业,应对万难!”

林凡点了点头,目光再次投向那幅舆图,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

“传令各方,大庆之后,一切如常!内政建设,不可懈怠!军备扩张,尤重水军!外交通好,不可放松!”

“我们要让这‘天下四极’之一的地位,不是昙花一现,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他的声音在书房内回荡,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与力量。荆北的故事,远未结束,而一个属于林凡的、更加波澜壮阔的时代,正伴随着天下四极格局的最终奠定,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