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208章 秋收硕果,天下侧目

第208章 秋收硕果,天下侧目(2 / 2)

阶下的荀彧、郭嘉、程昱等人皆默然不语,脸色凝重。

郭嘉轻咳一声,打破了沉默:“明公,林凡此子,确有过人之能。其治政手段,闻所未闻,然成效卓着。去岁赤壁新败,我军元气未复,荆北却在其手中焕然一新,兵精粮足……此消彼长,其势已成,恐难轻图。”

荀彧补充道:“更可虑者,其西连马腾,南交刘备,已成掎角之势。若我军贸然南下,恐陷入多线作战之窘境。当下之策,还需以休养生息,稳固中原为先,同时……或可遣使示好,暂缓其势,以待良机。”

曹操胸口剧烈起伏,独眼中闪烁着不甘与杀意,但他深知荀彧、郭嘉所言乃是老成谋国之道。强行压下怒火,他咬牙切齿道:“便依文若之言。暂且……让那林凡小儿再得意几日!待吾平定关中,整合河北,必亲提大军,踏平荆北,以雪赤壁之耻!”

江东,柴桑。

周瑜手中同样拿着密报,俊美的面容上如同覆盖了一层寒霜。江陵城至今未下,与曹仁陷入僵持,已让他心烦意乱,如今又听闻林凡在荆北搞得风生水起,更是怒火中烧。

“好一个林凡!好一个‘王佐之才’!”周瑜冷笑,“竟能在短短一年内,将荆北经营得如此模样!粮食、军械、民心……他这是要做什么?想做第二个刘景升,还是想……问鼎中原?”

鲁肃在一旁劝慰道:“都督息怒。林凡势大,于我军而言,亦非全然坏事。至少其牵制了曹操部分精力,使我军能专心图取江陵。且其与刘备交好,亦可制衡刘备,免得刘备坐大。”

“制衡?”周瑜冷哼一声,“子敬,你太天真了!林凡绝非甘居人下之辈!其志不小!如今他根基渐固,若让其彻底消化荆北,将来必是我江东心腹大患!江陵……必须尽快拿下!然后,再寻机解决荆北之事!”他心中已然将林凡视为比刘备更危险的潜在对手。

荆南,公安(刘备此时治所)。

刘备与诸葛亮对坐,案上也摆放着关于荆北的情报。

刘备抚须感叹:“文渊真乃神人也!去岁此时,襄阳初定,百废待兴。不过一年光景,竟能政通人和,仓廪充盈至此!备自愧不如。”

诸葛亮羽扇轻摇,眼中闪烁着睿智的光芒:“主公,林凡之才,确在治政理民。其新政诸多举措,看似离经叛道,实则直指积弊,故能收奇效。此等人杰,只能为友,不可为敌。”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深沉:“然,其发展如此之速,亦需警惕。我军新得荆南,地广人稀,根基浅薄,需加紧经营,广积粮,缓称王。同时,与荆北之盟好,需更加巩固。亮以为,可再遣伊籍,或甚至亮亲自往襄阳一行,与林凡深谈,划定彼此界限,深化合作,共抗曹、孙。”

外界的风云变幻与种种算计,并未过多影响到襄阳城内的林凡。他深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道理,此刻最重要的,便是利用这难得的和平发展期,进一步夯实荆北的根基。

这一日,秋高气爽。林凡邀请刘擎,一同登上了修缮一新的襄阳城楼。凭栏远眺,城内屋舍俨然,街市繁华;城外汉水如带,田野金黄,好一派安居乐业的盛世景象!

“主公,你看这荆北大地,可能当得起‘王业之基’四字?”林凡指着眼前景象,语气中带着自豪与期许。

刘擎看着这勃勃生机,心中亦是激荡不已,之前那点疑虑早已烟消云散,他用力点头:“文渊,此皆你之功也!若非有你,焉有今日之荆北?这‘王业之基’,实至名归!”

林凡转身,看向刘擎,目光诚恳:“主公,此非凡一人之功,乃上下同心,将士用命,百姓归心之结果。而今根基初立,然天下未平,曹操在北,虎视眈眈;孙权在东,心怀叵测;刘备在南,亦非久居人下之辈。前路依旧艰难,凡愿与主公,继之以诚,励精图治,早日还天下一个太平!”

“好!”刘擎握住林凡的手,动情道,“你我君臣,同心同德,何愁大业不成!”

两人相视而笑,豪情满怀。

夕阳的余晖将两人的身影拉得很长,映在古老的城砖上。脚下是已然焕发新生的荆北大地,远方是依旧波谲云诡的天下棋局。

秋收的硕果,如同最坚实的台阶,将林凡和他的荆北政权,托上了一个新的高度,真正引起了天下诸侯的侧目。接下来,他将在这更大的舞台上,如何落子,如何与曹操、孙权、刘备这些当世豪杰博弈,一切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

但至少此刻,站在襄阳城头的林凡,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