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192章 根基初固,暗流涌动

第192章 根基初固,暗流涌动(2 / 2)

夜色深沉,郡守府书房内,林凡再次铺开了荆州舆图。

徐文已经被他召来,周卓也奉命从军营赶回。烛光下,三人的脸色都颇为凝重。

“军师,蔡瑁这厮,是想动手了?”周卓性子最急,拳头捏得嘎吱响,“要不俺老周带一支兵马,逼近襄阳,给那姓蔡的一点颜色看看?让他不敢轻举妄动!”

林凡摇了摇头:“不可。我军虽精,但兵力、粮草转运,尚不足以支撑与荆州主力正面冲突。况且,名不正则言不顺。此时主动挑衅,反落人口实,给了蔡瑁甚至曹操干涉的借口。”

徐文捻着胡须,忧心道:“军师所言极是。然则,若坐视蔡瑁勾结曹操,掌控荆州,届时我等便成瓮中之鳖,南北受敌,危矣!必须设法破局。”

林凡的手指在舆图上襄阳与新野之间划过,最终停在了一个点上——樊城。

“关键在于,不能让蔡瑁顺利得手,也不能让曹操的势力过早、过深地介入荆州。”林凡的声音冷静得如同冰泉,“我们需要一个变数,一个能让襄阳乱起来,却又暂时无力吞并荆州的变数。”

“军师是指……刘琦公子?”徐文若有所悟。

“不止。”林凡目光深邃,“还有刘备。”

“刘备?”周卓瞪大了眼睛,“那大耳贼?军师,他可不是善茬,请他进来,岂不是引狼入室?”

“是狼是友,要看如何驾驭。”林凡嘴角微扬,“刘琦名正言顺,却势单力薄;刘备有英雄之志,却无立锥之地。蔡瑁欲除刘琦而后快,曹操亦视刘备为心腹之患。若刘琦与刘备联合……”

徐文眼睛一亮:“鹬蚌相争!军师妙计!若刘琦得刘备之助,据江夏以抗蔡瑁,则荆州必然分裂,内部相争,我等便可从中取利,至少能赢得更多时间!”

“正是此理。”林凡点头,“而且,由刘备去正面抗衡蔡瑁乃至可能的曹军,总好过我们亲自下场。我们要做的,是暗中促成此事,并在关键时刻,给予刘琦和刘备一些……必要的支持,比如,透露一些蔡瑁的动向,或者,在物资上给予些许便利。”

他看向徐文:“文若,你设法安排可靠之人,秘密接触刘琦身边的亲信,透露蔡瑁欲对其不利的消息,并暗示……江夏黄祖,或可依托。记住,务必隐秘,绝不能让人查到我们头上。”

“属下明白。”徐文郑重领命。

林凡又看向周卓:“伯勇(周卓表字),你加紧操练兵马,尤其是骑兵。多派斥候,严密监视南阳与襄阳、新野交界的所有通道。我要知道任何一支超过百人队伍的调动情况。同时,派人盯住赵云那支骑兵的动向。”

“放心吧军师!包在俺身上!”周卓拍着胸脯保证。

安排完这些,林凡再次将目光投向舆图上的新野和隆中。

诸葛亮……终于要正式登上这乱世的舞台了。不知道这位千古名相,在面对自己这个知晓“未来”的变数时,又会展现出何等惊才绝艳的谋略?

他心中竟隐隐生出一丝期待。那是一种棋逢对手的兴奋感。

接下来的数日,南阳这台巨大的机器,在林凡的操控下,开始围绕着新的战略目标高效运转起来。

徐文暗中派出的使者,携带重金与“善意”,悄然南下,目标是江夏太守黄祖以及刘琦身边惶惶不可终日的幕僚。

周卓麾下的骑兵斥候,如同幽灵般游弋在南阳的边境线上,将一道道关于襄阳军动、新野异常的讯息传回宛城。

郡守府工曹的官吏与石鲁等大匠日夜商讨,一份关于设立“军器监”,统一管理矿冶、锻造,并尝试研制新式军械(如改进型弩机、标准化零件)的条陈,被迅速拟定,送到了林凡的案头。

市掾署也开始着手制定新的商税章程,并规划在宛城设立专门的“市坊区”,以吸引更多商贾。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平静的水面下,暗流汹涌。

这一日,林凡正在审阅徐文提交的、关于处理那三家阻挠屯田的豪强的方案——徐文建议采取分化瓦解,拉拢两家,严惩为首一家,以收震慑之效。

忽然,书房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

进来的是“影”,她依旧是一身黑衣,面容隐藏在阴影中,只有一双清冷的眸子露在外面。

“首领,隆中密报。”

林凡心中一动,放下笔:“讲。”

“刘备三顾茅庐,已于昨日请得诸葛亮出山。诸葛亮随刘备返回新野,刘备待之如师,食则同桌,寝则同榻,终日议论,不知所踪。另,我们的人观察到,诸葛亮出山后,其家中僮仆分批离开隆中,去向不明,疑似……撒向外围,建立情报网络。”

“影”的声音毫无波澜,却带来了足以改变天下大势的消息。

林凡沉默了片刻,挥了挥手。“影”悄然退下。

书房内,只剩下林凡一人。他走到窗前,看着窗外沉沉的夜色。

“三顾茅庐……终于开始了。”他低声自语,“孔明,这盘棋,就让你我二人,好好对弈一局吧。看看是你的‘隆中对’能匡扶汉室,还是我的‘南阳策’,可定鼎天下!”

他转身回到案前,提笔在徐文那份方案上,批下了一个“可”字,笔力千钧。

乱世之中,仁慈与雷霆,需并行不悖。内部不稳,何以争雄外敌?

整顿内部,静观荆襄之变,以待天时。这盘大棋的中盘搏杀,即将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