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捏着来自南阳的详细密报,面色阴沉如水。他矮壮的身躯在堂中缓缓踱步,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刘擎……林凡……”他喃喃念着这两个名字,语气复杂,“一介宗室疏族,一寒门谋士,竟能在短短数年间,于南阳经营出如此局面?府库充盈,兵精粮足……‘王佐之才’?哼,好大的名头!”
坐在下首的荀彧,神色平静,缓缓道:“明公,林凡此人,确有其能。观其屯田、招贤、新政三策,皆切中时弊,行之有效。其能于袁绍与我等之间周旋,南结孙权,西连马腾,更见其外交手腕。此人,已非昔日颍川城下一小卒,实乃心腹之患也。”
另一侧的郭嘉,依旧是那副洒脱不羁的模样,闻言轻笑一声,眼中却闪烁着精光:“文若兄所言不差。此子成长之速,出乎意料。不过,‘王佐之才’?呵呵,其主刘擎,可能承其‘王佐’?刘擎虽仁厚,然其志、其能,比之明公如何?林凡越强,其主越弱,则其内部隐患越大。嘉所虑者,非其势大,乃其……未尽之策也。听闻,刘备已至新野……”
曹操脚步一顿,眼中厉色一闪:“刘备?织席贩履之辈,也配与吾争衡?至于南阳……且让他们再得意几日。待吾彻底平定河北,再腾出手来,荆襄之地,岂容他人鼾睡!”话虽如此,他心中对林凡的忌惮,却又深了一层。
**邺城,大将军府。**
袁绍正与麾下谋士宴饮,闻听此事,不屑地撇了撇嘴:“刘擎?无名小辈罢了。林凡?或许有些许治政之能,然‘王佐’之名,何其狂妄!岂不知真正王佐,在吾帐下!”他得意地看了一眼身边的沮授、田丰等人,“南阳弹丸之地,兵不过数万,偶得丰收,便如此张扬,徒惹人笑。使者回来禀报,其拒绝吾儿结盟之议,何其不智!待吾灭了曹操,挥师南下,取南阳如探囊取物!”
沮授眉头微皱,欲言又止。他看得更深,林凡能在四战之地站稳脚跟,并赢得如此声望,绝非凡俗。但见袁绍志得意满,他也不便在此刻扫兴。
**江东,吴郡。**
孙权接到消息时,正在处理公务。他放下简报,对身旁的鲁肃、张昭等人叹道:“不想刘镇南(刘擎)麾下,竟有如此人物。林凡……昔日兄长(孙策)在时,似也曾听闻其名,于颍川略有声迹,不料成长至此。‘王佐之才’,或许言过,然其治南阳,确显能臣风范。”
鲁肃拱手道:“主公,林凡与我江东素有往来,商路畅通,其亦曾暗示愿与主公共抗北方。此人务实,不尚虚名,可为我外援。当遣使厚贺,巩固盟好。”
张昭则持重道:“然其势力坐大,于荆州而言,恐生变数。蔡瑁无能,刘琮幼弱,若林凡辅佐刘擎趁机谋取荆州,则我江东上游,恐非复今日之局面矣。”
孙权沉吟片刻,决断道:“子敬(鲁肃)之言是也。当遣使道贺,礼物从厚。同时,加紧整饬水军,密切关注荆州动向。”他对林凡,既有结交利用之心,也悄然升起了一丝警惕。
**荆州襄阳,州牧府偏殿。**
病榻上的刘表,气息奄奄,听到心腹汇报宛城典礼的盛况和林凡受封的消息,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情绪,最终化为一声悠长的叹息。他挣扎着对侍立床边的刘琦(或亲刘琦的官员)低语:“刘擎……得此良辅,或真能……保我汉室一脉薪火?只恨……只恨蔡瑁、张允……误我荆州……”
而在蔡瑁的府中,气氛则要阴冷得多。蔡瑁将手中的酒杯狠狠摔在地上,面目狰狞:“林凡!黄口小儿!安敢如此!还有那刘擎,僭越礼制,其心可诛!他们想干什么?想取荆州而代之吗?!”他焦躁地踱步,“速速传信张允,还有……派人去许都,再向曹司空表明我等效忠之心!绝不能让刘擎、林凡的势力进入襄阳!”
**新野,县衙。**
刘备看着简短的讯息,沉默良久。关羽、张飞侍立两侧。
张飞性急,嚷道:“大哥!那林凡弄出好大阵仗!什么‘王佐之才’,吹破天了!依俺看,不如俺老张去南阳找他比划比划,看看他有没有资格戴这高帽!”
关羽丹凤眼微眯,抚须道:“三弟,不可鲁莽。盛名之下无虚士。观其治南阳之政绩,确有其过人之处。此人,非同小可。”
刘备缓缓点头,眼中流露出真诚的欣赏与一丝不易察觉的遗憾:“林凡,林文渊……真国士也。惜乎,不能为我所用。若能得此等大才辅佐,汉室中兴,何愁无望?”他顿了顿,对侍立一旁的孙乾道,“公佑,备一份厚礼,以我之名,送往宛城,恭贺林军师。言辞务必恳切。”
“是,主公。”
待孙乾离去,刘备目光望向远方,若有所思。他想起近日听闻的另一个名字,一位隐居隆中,被好友徐庶、司马徽等人极力推崇的奇才,号曰“卧龙”。或许……荆州之地,除了林凡,尚有其他风云可聚?
夜色笼罩下的宛城郡守府,喧嚣散尽,只余下书房一灯如豆。
林凡独自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皎洁的月光。案几上,摆放着来自许都、邺城、江东、襄阳乃至新野的贺礼礼单与信件。赞誉、拉拢、忌惮、警惕……种种情绪,透过这些文字,扑面而来。
“名动天下……”他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淡淡的、略带嘲讽的笑意。这“王佐之才”的盛名,既是护身符,也是催命符。它带来了声望和人才,也引来了更多贪婪和敌视的目光。曹操的杀意,袁绍的轻视,孙权的利用,蔡瑁的恐惧,刘备的结交……各方势力盘根错节,未来的路,只会更加艰险。
他知道,历史的洪流正在加速。北方的官渡之战虽已结束,但曹操彻底消化河北还需时间,这给了他最后的窗口期。荆州的权力更迭已近在眼前,刘表的生命如同风中之烛。而那个他等待已久的对手,“卧龙”诸葛亮,已然出山,就在百里之外的新野。
他与诸葛亮的第一次交锋,或许不会在战场,而是在对这荆州大势的谋划与争夺上。
林凡深吸一口清冷的空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名声,只是工具;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他转身走回案前,铺开一张新的绢帛,提笔蘸墨。
下一步,该如何落子,才能在这乱世棋局中,为刘擎,也为自己,谋得那一线“王业”之机?
笔尖落下,勾勒出荆襄大地的轮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