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亲自站在第一线,手持强弓,箭无虚发,连续射杀三名试图攀上壁垒的曹军什长。他的沉稳与勇悍极大地鼓舞了守军。新兵们起初的恐惧在血腥的厮杀中逐渐转化为求生的本能与血性,他们嘶吼着,用长矛将攀附上来的敌人捅下去,用环首刀劈砍那些侥幸跳入壁垒的敌军。
然而,正如林凡所预料,随着战斗持续,南阳军储备的弩箭消耗极快,反击的力度明显减弱。日头偏西时,一处壁垒终于被悍不畏死的曹军突破了一个缺口,数十名曹军精兵涌入,与守军展开了惨烈的肉搏。
“将军!左翼第三壁垒告急!弩箭已尽!”一名浑身浴血的校尉冲到高顺面前喊道。
高顺看了一眼西沉的落日,脸上闪过一丝决然,按照林凡的指令,他沉声下令:“传令!放弃第一道壁垒,全军退守第二道防线!放火,阻敌追击!”
命令下达,残存的守军开始有序后撤,同时将预先准备好的火油罐砸在壁垒的木栅和营帐上,引燃大火。烈焰腾空而起,浓烟滚滚,暂时阻隔了追兵的视线。
吕虔见状,更是志得意满,挥军占领了已成一片火海废墟的第一道壁垒,并未急于追击,只是派人飞马向后方压阵的曹仁报捷。
是夜,曹军大营。中军帐内,曹仁看着吕虔送来的战报,以及缴获的一些南阳军制式装备,眉头微蹙。
“将军,高顺已退,我军兵锋正盛,何不趁势夜袭,一举击溃其军?”吕虔兴奋地建议道。
曹仁缓缓摇头:“博望坡地势狭窄,夜间更易中伏。高顺败而不乱,退而有序,且纵火阻我,可见其仍有余力。此战,胜得太易,恐其中有诈。”他顿了顿,手指敲着案几,“而且,方才接到后方传来的消息,许都附近有流言,说刘备与刘琦勾结,意图不轨……虽不可尽信,但也不可不防。传令下去,全军谨守营寨,加强巡逻,没有我的将令,不得擅自出击。明日再探明敌军虚实,稳步推进。”
吕虔虽心有不甘,但见曹仁神色凝重,也不敢再多言,抱拳领命而去。
而在博望坡第二道防线后,南阳军士卒正在抓紧时间修复工事,搬运箭矢滚木。高顺巡视着营寨,看着那些带着伤却眼神坚定的士兵,心中对林凡的谋算更多了一分佩服。曹仁果然没有趁夜猛攻,他们赢得了宝贵的一夜喘息之机。
就在此时,一骑快马自宛城方向疾驰而来,马上信使满脸喜色,甚至来不及行礼,便高声喊道:
“高将军!宛城急报!文聘将军遣使回报,已成功抵达江夏,见到刘琦公子!公子感念我军义举,黄祖态度亦有所松动!江夏,暂时无忧矣!”
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营寨。疲惫的将士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压抑的欢呼声。南面的担忧得以缓解,意味着他们可以更专注于北面的强敌!士气为之一振!
高顺冷峻的脸上也终于露出一丝微不可察的笑意,他望向北方曹军大营那连绵的灯火,紧握剑柄的手,更加有力。
然而,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名来自新野方向的“暗羽”信使,悄无声息地来到了高顺身边,递上了一封绝密情报。
高顺借着火把的光芒迅速浏览,脸上的那一丝笑意瞬间凝固,眉头紧紧锁起。情报上只有一句话:
**“疑发现诸葛亮踪迹,或与伏牛山北麓‘白茅村’有关,该村近日有不明身份之外乡人频繁出入。”**
白茅村?那是一个靠近弘农郡、几乎与世隔绝的小村落。诸葛亮去那里做什么?关羽的三千兵马,是否也指向那里?
南面的捷报带来的片刻轻松,瞬间被这来自西面的新的迷雾所冲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