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21章 雷厉风行,清洗郡衙

第21章 雷厉风行,清洗郡衙(2 / 2)

“其仓促出逃,必是第一时间得知了雒阳惊变,自知靠山已倒,又深知我等绝不会放过他,这才断尾求生。”林凡冷静地分析道,“他选择向西南伏牛山方向逃窜,绝非慌不择路。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必有他的据点或接应力量,甚至可能就是其经营多年、准备狡兔三窟的老巢之一。我们必须尽快弄清那里的情况。”

徐庶补充道:“虽未获其勾结外敌的铁证,然其贪墨之巨,蠹国害民,已足以公示天下,将其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当务之急,是迅速稳定人心。我建议,即刻以公子之名发布安民告示,公开曹寅、赵玹等人的十大罪状,言明只惩首恶,协从不同,望各级官吏各安其位,勠力同心,共同维护南郡安定。同时,需尽快将我们的人,填充到郡府及郡兵的关键职位上,牢牢握住权柄。”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来报,语气带着一丝紧张:“禀将军!李常侍派人来问,城中为何喧哗紧闭四门?火光处处?他……他要求立刻开启城门,他要即刻启程返京,一刻也不能再等了!”

李常侍!差点忘了这位还在城里的“太上皇”!

三人对视一眼,眉头皆皱。这真是个烫手的山芋。

林凡沉吟道:“他如今是惊弓之鸟,一心只想尽快回到雒阳那个漩涡中心,或是保命,或是试图挽回局势。强留他,必生事端,他毕竟顶着天使名头。放任其离开,又恐其在外怀恨在心,胡言乱语,甚至利用其残存影响力暗中给我等使绊子。”

徐庶眼中闪过一丝冷冽的光芒:“不如……来个顺水推舟,礼送出境。派一队绝对‘精锐’的兵马,‘护送’他直至安全离开南郡地界,确保其一路‘平安’,也免得他在我郡内出事或是被仇家截杀,引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口实。同时……”他顿了顿,“可将我们查抄到的、一些涉及朝中其他官员(非十常侍核心,或是与何进、袁氏有些过节者)的罪证副本,精心挑选一些,作为‘薄礼’交予他,以示‘合作’之意,既可暂时堵他的嘴,或许还能……帮他在雒阳混乱的局势中搅搅浑水,转移些许视线。”

“好计!”刘擎击节赞叹,“既送走了麻烦,又稍作安抚,还顺便给雒阳那些真正的‘清流’老爷们找点事做,让他们无暇立刻顾及我们这边。”

计议已定,刘擎亲自前往李常侍下榻的院落。面对李常侍惊疑不定又强作镇定的质问,刘擎一番“情真意切”的解释(言称正在紧急抓捕勾结黄巾、欲趁雒阳之乱图谋作乱的曹寅党羽,为常侍安全计不得不闭城清查),并送上那份精心准备的“薄礼”(罪证副本外加一箱金银),表示立即派麾下最勇猛的周卓将军率精锐部队护送常侍安全快速返京。

李常侍此刻归心似箭,见刘擎态度“恭顺”,理由看似充分,又得了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和可能有用的“黑料”,自然顺水推舟,满口答应,只催促越快越好。

目送着李常侍的车队在周卓“尽心尽力”的护送下离开宛城北门,刘擎林凡等人才稍稍松了一口气。总算清除了一大外部变数。

随后,刘擎以新任南郡都尉的名义,发布安民告示,罗列曹寅、赵玹等人贪墨军资、盘剥百姓、勾结匪类、祸乱地方的十大罪状,并言明只惩首恶,协从不同,望各级官吏安心职守,共同维护南郡安定,恢复生产。

告示一出,宛城人心初步安定。许多深受曹寅一党压迫的底层官吏和百姓甚至暗自拍手称快,曹寅等人多年倒行逆施,早已天怒人怨,只是敢怒不敢言。

林凡与徐庶则开始着手最关键的人事安排。高顺正式兼任郡兵曹掾,全面负责整训和指挥所有郡兵;徐凡负责组建和统领一支独立的侦骑司,监控内外;石韬代理郡丞之职,处理日常政务;周卓则为都尉府都督,统领最精锐的直属亲卫营。一套以“擎字营”旧部为核心、架构清晰的新权力体系迅速搭建起来。

然而, 这忙碌的胜利气氛,林凡的心头始终笼罩着一层驱不散的阴影。

曹寅的成功逃脱,像一根毒刺扎在那里。他带走了多少核心秘密?伏牛山中究竟藏着怎样的力量和阴谋?那批被提前调走的粮草和曾经消失的军械,最终用在了何处?

这些未知的隐患,如同隐藏在黎明前的最后黑暗中,随时可能化作致命的毒蛇,暴起伤人。

宛城的天空暂时放晴,权力的旗帜已然更换。但远方的伏牛山,在晨曦的微光中,却显得更加云雾缭绕,杀机四伏,仿佛一张巨口,等待着吞噬一切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