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未散,如一层轻柔的薄纱,悠悠地笼罩着整个京城。
顺天贡院外,却早已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仿佛这个寂静的晨雾也挡不住考生们对功名的炽热渴望。
林治从马车上缓缓下来,跟上次乡试一样,依旧是苏韵送他前来,那次的高中似乎还有这个女人配合的功劳。
苏韵既有主母的高贵气质,又有着女人的柔情似水,或许那张脸蛋不是最漂亮,但绝对是最有女人味的一个。
随着她跟随林治走下马车,瞬间人群都变得安静了不少。
苏韵的眉眼间满是关切与柔情,轻轻拉着林治的手叮嘱道:“林郎,此次会试不管考得如何,我都会给你奖励!”
“此次跟上次一般,必中!”林治微笑着拍了拍她的手,当即充满自信地回应道。
经过这段时间以来的温书备考,他对金榜题名的信心是越来越足,甚至已经有信心冲击一下状元的宝座。
三场考试科目都已经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加上自己的眼界和天赋,即便不知道会试题目存在何种变数,但他有信心强于绝大多数的举子。
苏韵终究是这个时代的封建女人,自然是希望自己夫君有状元之才:“行,只要你能金榜题名,那我的奖励翻倍!”
“奖励?行,那你快点回去吧!”林治跟苏韵挥手作别,因为马车只能送到这里。
此次仍旧是由烂强负责,烂强带着两个强壮的打手过来,将被子、炉子和干粮交给了打手,而烂强则帮林治提着考篮小心翼翼地跟在身后。
林治融入人流后,此刻仿佛就是一个普通的考生,跟随着人流向前,在这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搏取入仕为官的入场券。
前世都说高考关系命运,但眼前的会试才是真正主宰人生的一场考试。
成则,金榜题名,光耀门楣,成为人人敬畏的进士官。在翰林院是储相,在六部是帝国骨干,哪怕放到地方都是知县起步。
败则,名落孙山,鱼跃龙门失败。虽然大夏王朝早期有举人官拜尚书的先例,但那条路过于艰辛,举人注定是要受到进士官的排挤,现在唯有进士官才有光明的未来。
林治的心里没有第二个选项,唯有成功走过这一关,他才可能得到皇太女的扶持,然后便有机会扶摇直上九天。
普通人或许只想要那张进士文凭,但他知道锦衣卫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唯有拿到进士文凭方有机会冲击相位。
“让一让!”
一些恶奴,满脸嚣张,嘴里大声喊着让早路的话,为自己的主子开道。那趾高气扬的模样,仿佛他们主子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般。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赴考的成本过高,历来参加会试的考生比顺天乡试时要少上一些,约莫两三千人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