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到十一月,宁远关伫立在寂寥的平原上,傲然伫立在寂寥的平原之上。
正是因为这一座雄关,将匈奴人挡在关外,从而保障中原王朝的百姓可以安居乐业,辛勤劳作的果实不被野蛮人所抢掠。
午后时分,一匹白色的骏马从西南方向而来。
林治的脸上戴着玄铁面具,身姿挺拔,眼神冷酷。此次并不打算过早暴露自己行径,所以选择低调进行宁远关。
在进入宁远城后,他敏锐地察觉到,城中的百姓并未因那骇人听闻的灭门案而陷入恐慌,反而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消极情绪。
只是前者并不难理解,京城百姓对灭门血案视若洪水猛兽,但身处于边关的百姓见惯了死亡,甚至宁远关都随时被屠杀的可能,他们又怎么可能为了区区几起灭门案?
林治策马来到一家热闹的茶肆,将马拴在门外,走进茶肆大门。
“客官,您要什么茶呢?”一个小二上前,显得十分热情地道。
林治知道茶叶都是来自南边,于是抛出一锭茶子道:“上好碧螺春!”
“好咧!”小二看到果真是豪客,顿时热情地唱道。
林治找了个角落坐下,原本他想要听一听百姓对灭门血案的观点,只是坐在这里,听到更多的是对粮价的抱怨。
“这日子可怎么过哟!”一位卖菜的老汉将空竹筐放到一边,显得唉声叹气地对同伴道:“秋粮收成的时候粮价都这么高,往后可咋办呐,家里老小都等着吃饭呢。”
话音刚落,又一个果农抱怨道:“现在这粮价涨得比飞箭还快,再这么下去,咱们都得喝西北风去!”
“官府也不管管,任由那些粮商胡来,真是没天理了!”一个瘸腿老兵的脸上写满沧桑,却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道。
只是他的话并没有赢得附和,很多人都是苦涩一笑。
林治终究已经算是半个朝廷中人,自然知晓他们的苦难因何而起。
按着正常的商业逻辑,朝廷废除开中法必定导致边地粮食的供应量减少,粮价自然是水涨船高。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边关的粮价反应如此敏感。
经过认真倾听,林治亦是知道其中存在奸商在作祟。
朝廷为了夯实粮仓,所以他们亦是开始大肆购粮,无形中推高了粮价。偏偏地,由于有了明年涨价的预期,很多大地主已经开始囤粮。
那些精明的粮商见此情形,如同闻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坐地起价。如今宁远城的粮价竟飙升至一石粮要一两银子,接下来势必还会涨得更高。
林治发现手中的碧螺春都不香了,亦是明白为何城中的百姓变得如此消极,敢情他们不是害怕灭门血案,而是担心着自己能不能活下去。
又听了一会后,他便起身前往悦来客栈。
悦来客栈内,气氛透着几分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