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晚,京城被一层静谧的薄纱轻轻笼罩。
随着白狐被朝廷所诛杀,笼罩在京城上空的恐慌情绪一扫而空,大家的话题已经不在灭门血案上,而是转到了明年的春闱话题。
科举,一直都是大夏王朝的头等大事。
不管是世家的权力传承,还是寒门的鱼跃龙门,甚至是农家子弟的阶级跃迁,这里几乎承载着天下人的期盼。
现在时间已经是九月下旬,尽管离明年二月的会试还有三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江南一带的新科举人都已经到京备考了,至于往届落榜的举子更是定居在此。
南省的举子离京城确实是远了些,但他们中举后便会赴京,所以年底前会陆续来到京城备考。
“明年的会元必定属于咱们应天乡试解元!”
“呵呵……为何是你们应天解元,不能是咱们顺天解元吗?”
“我今日就把话撂这儿,你们顺天解元给咱们西林书院院长提鞋都不配!”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虽然林治成为顺天乡试解元,但应天乡试似乎出现了不得了的天才,早在半个月前就已经有人放话预定了明年的会元。
至于为何应天乡试解元会是西林书院的院长,只能说华夏真的不缺少天纵之才。
月色如水,洒在一座古朴雅致的宅子中。
书房内,烛火摇曳,正好映照着林治专注的英俊面庞上。
林治对外界的争论并不关心,亦是没有任何的兴趣。如同穿书前的高考生那般,他的眼里只有考试,专心备考才是王道。
他正坐在案前,全神贯注地温书备考,手中正捧着一本《尚书》。
五经中选考一门,而他自然还是选择《尚书》,而《尚书》要考四道题目,所以这一门是备考的重中之重。
“在昔上帝,割申劝宁王之德,其集大命于厥躬……”
林治的眉头一皱,于是喃喃自语道:“这种错误居然存在!这究竟是书中世界,还是其实自己穿进的是平行宇宙?”
“林公子,你这是怎么了?什么错误?”丫环冬梅正在帮着林治研磨,一脸疑惑地抬头道。
林治看了一眼这个明明不懂却是充满好奇的丫环,于是平淡地道:“《尚书》乃儒家核心经典。因年代久远、传承复杂,这文本里存在不少历来有争议或讹误的地方。比如这一句,原文应该是‘昔,在上帝割田,观文王德,其集大命于厥身。’”
“林公子,您这说得太深奥了,奴婢实在听不懂。这有什么区别吗?”冬梅挠了挠头,一脸茫然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