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师张康不知从何处寻来一把乌木二胡,琴筒上还带着岁月摩挲的痕迹。
他匆匆跑上台后,本想恭敬地献给锦衣卫统领暗凤,却在对方冷冽的眼神下急忙转向,双手将二胡呈给了林治。
林治深深地望了一眼这位出身英国公府的张康,伸手接过二胡,修长的手指轻抚琴弦,发出清越的颤音。
他盘膝而坐,面对台下数万观众,声音清朗地道:“接下来,请诸位聆听在下的新曲——《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诉说的是一位饱经沧桑的盲艺人的心声,那浸透人间疾苦的旋律,不仅直击心灵,而且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想要收割在场普通观众的情绪和认可,他认为没有什么曲目能比这个更合适了。
林治闭目凝神,默默调整自己的情绪,整个广场顿时安静下来。
“要开始了!”
“我竟然有点小期待!”
“不管好不好听,起码林公子真是多才多艺,我好爱!”
……
台下百姓多是市井中人,虽知文人雅士推崇古琴,但二胡那熟悉的音色反而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不少人已经不由自主地向前探身,眼中闪烁着期待。
“啊啊咿咿——!”
琴弓轻拉,如泣如诉的旋律缓缓流淌。
林治仿佛化身音乐的使者般,整个人跟二胡像是融为一体,将这曲千古绝唱《二泉映月》带到这个书中世界。
“啊啊咿咿——滴滴呀呀——!”
二胡的声音凄美如寒夜孤月,清冷似深潭静水,又似江湖浪子独行天涯的孤寂。哀而不伤,凄而不绝,每一个音符都饱含深情。
“呜……”
台下百姓听着这首悲凉的曲子,不知不觉间已被伤感的旋律感染。有人眼眶泛红,有人悄悄拭泪,更有老者几度哽咽,似在曲中听到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数万人的广场瞬间鸦雀无声,唯恐惊扰这绝世琴音。
然而越是静默,那悲怆的感染力越是强烈,待到曲至高潮,已是满场潸然。音乐是高雅的,但亦该是通俗的,此刻场中哽咽声四起。
“叮!积分+1”
“叮!积分+1”
“叮!积分+!”
……
或许在传统的音乐人看来,二胡不够高雅,二胡不够逼格,二胡是土狗乐器,但他们此时此刻发出脚趾头的认可。
“妙曲!”李墨阳暗自赞叹,却又心生疑惑:这般直击人心的作品,需要何等的人生阅历才能创作?眼前这年轻人究竟经历过什么?其才华真是闻所未闻!
“这……这还是二胡吗?”苏韵与林芳菲檀口微张,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她们一直都是以琴为尊,其他乐器在她们的心里都是低一等,甚至从来都没有正眼瞧过二胡,却是没有想到二胡竟能演绎出如此动人心魄的旋律。
不管是古琴,还是其他的乐器,重要的是情绪的渲染。或许在潇洒和营造紧张氛围等方面,古琴略胜一筹,但悲凉似乎跟二胡才是绝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