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2 / 2)

南屋传来陆昊天如雷的鼾声。

一声,东屋门开。

白须老者快步而出,不住摇头叹息:老顽固,何苦来哉!

马丫连忙推醒无双,上前挽留:老爷子夜深了,不如在此歇息?爷爷舍不得您呢。”

哼!这老倔驴!老者拂袖道:不必了,我这就回去。”

无双箭步上前,轻搭老者肩头笑道:何必急着走?我们备了些酒菜,您用些再回如何?

那老者虽年迈,反应却比无双这小贼还快。

就在无双的手即将搭上他肩膀的刹那,老者身形一晃,如鬼魅般虚影一闪,让无双扑了个空。

离那白须老者越近,一股浓郁的参香便愈发清晰。

那气味甜中带苦,虽说不清是否好闻,但吸入肺腑后,整个人仿佛焕然一新。

多年烟酒熏染的干涩喉咙竟也润泽起来。

马丫这几日因爷爷的病上火,脸上冒出几颗青春痘,可老者一靠近,那些小疙瘩便迅速枯萎脱落,脸蛋也变得光滑细腻。

“多谢二位,不过老头子习惯辟谷,就不叨扰了。”

无双暗惊,这老者的身法诡谲莫测,比蓝彩蝶和白素还快,方才那一晃已超出常人极限。

若他不是山中灵物所化,自己甘愿摘了脑袋当球踢!

虽说老者身法奇快,但盗门绝技“魅影鬼手”也不是吃素的。

无双虽不及马二爷老练,可自幼在董家耳濡目染,这些神出鬼没的伎俩早已烂熟于心。

老者不愿多言,转身欲走。

无双抢先一步,右手慢悠悠推开门,引开老者视线。

趁其不备,左手双指一翻,一枚细针已悄然刺入老者袍角。

“老爷子慢走,常来坐坐。”他关上门,冲马丫挤眼,比了个手势。

老者离去后,马四海再度昏睡。

所幸这位稀客或许为他续了几日寿命,留给无双和马丫足够的时间。

“丫,把上次的枪拿来,岭子里野兽多,防身用。”无双说道。

“你俩折腾啥呢?大半夜不消停!”陆昊天揉着眼睛走出来,八成又饿了。

“我俩进山一趟,你在家照看老爷子,记得早上给他弄点吃的。”无双叮嘱。

“你俩心可真大!老爷子病成这样,有啥事不能等天亮?大半夜钻山沟子……咋的,野合啊?够浪漫!”陆昊天满嘴胡话。

无双冲上去踹他一脚:“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我俩是那种人吗?进山给老爷子找救命药!”

白毛黄皮子急不可耐,冲着老者离去的山路吱吱乱叫。

无双和马丫带上枪和干粮,推门追了出去。

干粮必须备足——传闻有道行的野山参会跑,即便找到,稍不留神就会消失无踪。

这一趟,还不知要在岭子里转悠多久。

采参是一门独特的手艺,在江湖中能将这门技艺发挥到极致的当属憋宝客和走山客。

特别是无双的外祖父,那些常年穿行于深山老林的采药人,总能在杂草丛生处一眼辨出珍稀药材。

这一行当在关东被称作,与董爷的走山截然不同。

放山的历史可追溯至明清之交,那时关外乃满蒙聚居之地,因气候苦寒,当地人常饮参汤御寒,使得人参价比黄金。

满语称人参为奥尔厚达,意为百草之尊,民间还有地精、神草等诸多雅称。

第四回 追踪山参精

放山人与走山客大不相同,后者多是独来独往,而放山者往往举家出动。

领头的称为,入山前必先祭拜山神。

进山后规矩极多:手杖要唤作索宝棍,既能防身又可敲树传讯;遇见蛇要称钱串子,不得随意伤害;随身要带棒槌锁和棒槌针。

所谓棒槌锁,就是用红绳系着两枚古钱。

发现人参时需高喊:棒槌!,众人应答:几品叶?,此谓。

董爷常说人参通灵,采挖前全家都要跪拜祈愿。

这些不过是外人知晓的皮毛,真正的秘术连无双和马丫也说不周全。

先前那白发老者离去时,无双在他身后系了红绳。

这等修炼成精的山宝,追是追不上的,须得寻到它的灵根所在守株待兔。

千年参王往往藏身于人迹罕至的幽僻之处,最爱阴凉潮湿。

眼前这支怕是长在兴安岭灵气最盛的山坳里。

离开黑龙屯,山路蜿蜒通向黑龙山。

白毛黄皮子焦躁地蹿跳着,显然嗅到了老山参的气息。

你慢些!四条腿的自然比我们两条腿利索!无双和马丫气喘吁吁地追赶。

月光下,半山腰处隐约可见一道白影缓缓移动。

在那儿!马丫压低声音。

莫要惊动,走山讲究静默。

今夜它插翅难飞。”无双悄然加快了步伐。

尽管两人拼尽全力追赶,那白影依旧不紧不慢地走在盘山路上,始终与他们保持着一段难以缩短的距离。

无双和马丫并非寻常的纨绔子弟,作为盗门传人,他们自幼便习得一身轻功本领,即便是马拉松也不在话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