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夏城头变换大王旗的硝烟尚未完全散尽,一场不见刀光剑影,却关乎人心向背的硬仗,已在荆襄大地上悄然打响。
主导这场战役的,并非袁大山本人,而是他身边那位愈发显得光彩夺目的女子——白素雅。
她没有选择留在安全的后方,而是将行辕直接设在了饱经战火的江夏城原太守府。
府衙前的广场上,那面玄色“袁”字大旗旁,悄然多了一面绣着金色凤凰、姿态优雅却自带威严的旗帜——“凤主”旗。
这面旗帜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
抵达江夏的第二天,白素雅便连下三道钧令,以“潜渊公夫人、总领荆州安抚事宜”的名义,布告各郡县。
第一道,便是《蠲免赋税令》。
宣布荆州全境,尤其是遭受战火严重的江夏、南郡等地,免除本年度及下一年度的全部田赋、口赋,第三年赋税减半。
同时,严厉禁止各地豪强、胥吏趁机加派、盘剥,违令者严惩不贷。
布告用词浅白,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由识字的文吏在各地城门口反复宣读。
第二道,是《兴修水利,以工代赈令》。
宣布由“将作大匠”张三铁总揽,征发民夫,全面整修、疏浚荆州境内因战乱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特别是汉水、夏水沿岸的堤防和灌溉渠系。
参与劳作的民夫,不仅管饭,还每日发放定量粮米或铜钱作为工钱。
此令一出,那些因战乱失去生计、家无余粮的流民和贫苦百姓,顿时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
第三道,则是《招贤令》。
明确表示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无论出身寒微还是士族,唯才是举。
特别指出,通晓农事、水利、算学、匠作等实务者,可至各地新设立的“招贤馆”登记,经考核后量才录用。
这道命令,隐隐撼动了荆州士族对地方权力的垄断,也为牛小牛、钱金金这些正在成长的草根人才,打开了通往更高舞台的大门。
“内心OS:通过水镜术看到布告内容的袁大山:琴琴这三板斧,稳准狠啊!免税是止血,水利是造血,招贤是换血。节奏把控得恰到好处,比我亲自上手估计还利索。果然,一个成功的男人背后……咳咳。”
政策颁布只是开始,真正的考验在于执行。白素雅深知此点。
她几乎是不眠不休,亲自坐镇府衙,处理纷至沓来的政务。
“夫人,这是南郡快马送来的急报,部分县乡胥吏阳奉阴违,仍在暗中催缴旧税……”
柳如梦将一份文书递上。
白素雅接过,秀眉微蹙,随即提笔疾书,语气却冰冷:
“传令李九虎,调一队骑兵,持我手令,与招贤馆派出的监察吏同往南郡!查实一个,就地革职查办一个!正好,空出的位置,让那些通过考核的寒门士子顶上!”
她的果断与强硬,迅速刹住了地方上的歪风。
在城外,张三铁挽着袖子,亲自带着工兵营和大量招募来的民夫,热火朝天地干了起来。
他运用袁大山灌输的现代工程理念(简化版),结合本土技术,重新规划水渠走向,加固堤坝关键节点。
牛小牛跟在张三铁身边,这个原本有些木讷的青年,对土木建筑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热情,跑前跑后,测量、计算、监督施工,俨然成了张三铁最得力的助手。
“张叔,这段堤基土质松软,是否可以考虑打木桩加固?我看过夫人给的《营造纪要》里有类似记载……”
牛小牛指着图纸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