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亭大捷的第三日,硝烟虽散,血腥未消。
袁大山正在临时帅帐内与周一木、柳如梦等核心将领商议进军许昌的细节。
炭火在帐中噼啪作响,映照着众人亢奋的面容。
缴获的曹军地图铺在中央,许昌的位置被朱砂重重圈出。
“主公,”一员将领激动地抱拳,“我军士气正盛,当乘胜追击,直取许都!挟天子以令诸侯,则天下可定!”
帐中一片附和之声。
武二石摩挲着斩马刀的刀柄,独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给俺三千精兵,三日之内必破许昌城门!”
袁大山手指轻叩地图,目光锐利如鹰。
就在他准备下达军令时,帐外突然传来急促脚步声。
亲卫双手呈上一封火漆密信,信匣上精心雕刻着一枝素雅的白梅——这是白素雅独有的标记。
“主公,邺城八百里加急,凤主亲笔!”
帐内顿时安静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深居后方的“凤主”从不会在关键时刻送来无关紧要的家书。
袁大山小心翼翼地拆开信匣,取出三页信纸。
熟悉的清秀字迹映入眼帘,他先是快速浏览,继而放慢速度,反复研读某些段落。
随着阅读的深入,他眼中的锐利逐渐被深思取代,最后竟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妙!妙啊!”
他忽然拍案而起,震得地图上的旗子微微晃动,“你们都听听琴琴的分析!”
他朗声念出信中核心内容,声音在帐中回荡:
“夫君大捷,威震华夏,妾在邺城焚香祝祷,与有荣焉。然骤胜之下,需防'亢龙有悔'之危。”
“今曹操新败,主力尽丧,许昌如熟透之果,伸手可得。然若急攻之,恐有三弊:”
“其一,逼虎跳墙。曹操经营许昌多年,城防坚固,若其挟天子负隅顽抗,我军虽胜,亦难免折损精锐,更损夫君'仁德之师'之名。”
“其二,树敌过早。孙权坐拥江东,刘表据守荆州,此二人虽遣使道贺,实则各怀鬼胎。若我军直取许昌,锋芒过露,恐促使孙刘联手,重现当年诸侯讨董之局。”
“其三,根基不稳。曹操辖下兖、豫各州,历经战乱,民生凋敝。若不顾消化,急于称尊,如同在流沙之上筑塔,终难持久。”
读到此处,帐内众将皆露出深思之色。
柳如梦更是眼神发亮,显然想到了关键。
袁大山继续念道,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赞叹:
“故妾愚见,宜采取‘固本缓图’之策:”
“一、传檄定中原。可仿效汉高祖‘约法三章’,发布《安民告示》,宣布减税三年,既往不咎。令各郡县传檄而定,可命周一木将军率精兵巡行,以示威德。”
“二、陈兵示威慑。调王金水水军巡弋长江北岸,命武二石将军领一支偏师驻守宛城,对荆州形成压迫;同时遣能言善辩之士至江东,明为修好,暗含警告。”
“三、内政固根基。妾已拟定详细方案:”
信纸后面附了整整三页细则:
· 屯田安民:由梅如水统筹,将十万降卒与流民编入军屯,分发张三铁新制的曲辕犁。
· 工坊复产:在洛阳、陈留等地重建工匠坊,优先恢复农具、织机生产。
· 学堂育才:在各郡县广设“启元学堂”,寒门子弟经考核可入邺城书院深造。
· 医馆惠民:由白如雪主持,建立三级医馆体系,防治瘟疫。
· 女官施政:派遣木桂英、华木兰等协助地方治理,专司妇幼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