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可急调徐州刘备、江东孙权相助?唇亡齿寒,彼等岂能坐视?”
曹操听着麾下文武的议论,心中更是烦躁。
他何尝不知袁军势大?
那檄文虽恶毒,却句句戳在他痛处,极大地动摇了他的统治合法性。
麾下将士闻袁军之名,已先有惧意!
他强压下翻腾的气血和剧烈的头痛,猛地站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努力维持着镇定:
“慌什么!袁贼虽众,不过是一群侥幸得势的泥腿子!
“吾有文若、奉孝之智,有元让、子孝之勇,有天子大义名分,何惧之有!”
他开始快速下达命令: “夏侯惇!”
“末将在!”
“命你为先锋,率本部兵马,即刻前往白马、延津一带,依托黄河防线,建立营寨,严密监视袁军动向,遇敌试探,可相机出战,但不得浪战!”
“末将领命!”
“曹仁!”
“末将在!”
“命你总督官渡、许昌一线防务,加固营垒,广积粮草,征调民夫,深挖壕沟!我要让袁贼每前进一步,都付出血的代价!”
“是!”
“于禁、乐进!”
“末将在!”
“命你二人各率部曲,巡弋侧翼,护卫粮道,防止袁军偏师迂回偷袭!”
“得令!”
一连串的命令发出,显示曹操并未真正慌乱,军事部署依旧有条不紊。
最后,他看向郭嘉和荀彧:
“奉孝,文若,联络刘备、孙权之事,交由你二人负责。
“务必陈说利害,许以好处,即便不能让他们出兵助我,也要让他们至少在后方给袁贼制造麻烦,绝不能让其轻易与袁贼勾结!”
“喏!” 二人躬身领命。
安排完这些,曹操仿佛耗尽了力气,缓缓坐回位子,揉了揉刺痛的额角。
这时,郭嘉眼中闪过一丝诡异的光芒,上前一步,低声道:
“明公,袁军势大,锐气正盛,尤其其基层将领执行力极强,装备又占优,正面抗衡,即便能胜,亦必是惨胜,恐伤及元气,为他人所乘。”
曹操猛地抬头看他:“奉孝有何妙计?”
郭嘉苍白的脸上露出一抹冰冷的笑意:
“嘉以为,当以奇谋拖延,不可力敌。”
“其一,可派小股精锐,不断袭扰其粮道。袁军劳师远征,补给线漫长,此为其最大弱点!
“其二,散播流言,离间其君臣将相。袁大山麾下多草莽,看似铁板一块,实则未必无缝可钻!尤其新降之张合等将,或可做文章?
“其三,坚壁清野,将前线百姓、粮秣尽数南迁,留给他一片白地!
“其四,示弱于敌,诱其轻进,设伏歼之!”
他压低了声音,眼中闪烁着毒蛇般的光芒:
“只要拖住他!拖到其师老兵疲,拖到其粮草不济,拖到其内部生变!
“届时,明公亲率虎豹骑精锐,雷霆一击,方可定鼎乾坤!”
曹操听完,阴沉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狠厉的笑容,他重重一拍案几:
“好!就依奉孝之计!袁大山…你想速战速决?吾偏要与你慢慢周旋!看谁先耗不起!”
计策虽定,但厅内凝重的气氛却并未消散。
所有人都明白,这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苦仗。
那个起于微末的袁大山,和他那支可怕的草根军团,已然成为了悬在整个曹营头顶,最沉重、最锋利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许昌城上空,阴云密布,暗流汹涌。
一场决定中原命运的大战,已然拉开了序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