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将曹操的宦官之后,父亲买官的老底揭了个干净!
接着,历数其罪状:
“…操遂承资跋扈,肆行凶忒,割剥元元,残贤害善:故九江太守边让,英才俊伟,天下知名,直言正色,论不阿谄,身首被枭悬之诛,妻孥受灰灭之咎…”
“…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细政苛惨,科防互设;罾缴充蹊,坑阱塞路;历观载籍,无道之臣,贪残酷烈,于操为甚!”
“…又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
“…至于操犬彘之不若,屠戮徐州,泗水为之不流!其暴虐如此,安可言哉!”
“…今乃愚佻短略,轻进易退,伤夷折衄,数丧师徒!而又矫命称制,遣使发兵,恐胁边境,劳师袭远…其罪十也!”
文章最后,慷慨激昂:
“…今潜渊袁公,扶危持倾,旌旗南指,拯汉室于将倾,解百姓于倒悬!凡我义士,同仇敌忾!其得操首者,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
“部曲偏裨将校诸吏降者,勿有所问!广宜恩信,班扬符赏,布告天下,咸使知圣朝有拘逼之难如律令!”
通篇骈散结合,文采斐然,引经据典,却又字字如刀,将曹操的出身、品行、罪行揭露得淋漓尽致,骂得狗血淋头,体无完肤!
其气势之磅礴,言辞之犀利,令人拍案叫绝!
“好!好一篇檄文!”
袁大山看得热血沸腾,“孔璋先生大才!此文胜过十万雄兵!”
白素雅也赞叹道:
“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将此文抄录,以最快速度,通过所有渠道,散发至兖州、豫州、徐州、司隶…乃至江东、荆州!我要让天下人,都看清曹操的真面目!”
柳如梦立刻领命:
“属下这就去办!保证让曹操治下,人手一份!”
很快,数以千计的《讨曹逆檄》被秘密抄写、印刷(利用新造纸术和简易雕版),由“谛听”细作、商队、甚至绑在箭矢上,如同雪片般洒向曹操控制的区域。
檄文所到之处,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士人读之,窃窃私语,对曹操的出身和暴行更加不齿。
百姓闻之,想起徐州之屠等惨剧,对曹操愈发恐惧和憎恨。
就连曹操军中的一些兵将,读到文中细节,也不禁心生寒意和疑虑。
许昌,司空府。
曹操正与郭嘉、荀彧议事,突然收到心腹呈上的檄文。
他展开观看,初时还不以为意,越看脸色越是铁青,看到“赘阉遗丑”、“摸金校尉”、“泗水不流”等字句时,尤其是文中列举的罪状大多确有其事,更是气得额头青筋暴起!
“噗——!”
忽然,曹操猛地一口鲜血喷出,染红了檄文!整个人向后栽倒!
“主公!”
郭嘉、荀彧大惊失色,连忙上前扶住。
曹操指着那檄文,手指颤抖,气得说不出话来:
“这…这…是何人所作?!”
左右颤声回答:
“据查,乃…乃袁大山麾下文人,陈琳…”
“陈琳!陈孔璋!”
曹操咬牙切齿,只觉头风病瞬间发作,痛不欲生,“汝…汝安敢如此辱我!哇…”
又是一口鲜血喷出。
这篇檄文,如同一把无形的利刃,狠狠刺中了曹操的要害,极大打击了他的声望和士气!
而潜渊这边,袁大山得知曹操被气吐血的消息后,哈哈大笑。
“内心OS:袁大山:爽!骂得好!陈琳这哥们儿真是个人才!杀人诛心啊!曹老板,让你黑我!这下尝尝舆论反噬的滋味吧!哈哈哈!”
“外在表现:袁大山重赏陈琳,擢其为“文书令”,专司笔墨文章。并对众人道:“此文一出,曹操道义已失!我军南征,更添三分胜算!””
一场漂亮的舆论反击战,潜渊先声夺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