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这些东西?
还请工匠、医师来做老师?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许多守旧的士人代表皱起了眉头,但更多的寒门子弟和有心人却,感到无比新奇与振奋!
这才是他们需要的学问!
白素雅继续道,声音愈发坚定:
“吾深知,此路艰难,必遭非议。然,教化之道,贵在务实,贵在开新!
“吾愿与诸君共勉,于此书院中,涤荡陈腐,求真务实,为我潜渊,为天下苍生,开辟一番新气象!”
她的身影在阳光下仿佛笼罩着一层光晕,从容、坚定、充满智慧与魄力。
“专情时刻:袁大山侧头看着身边侃侃而谈、光芒四射的白素雅,眼中满是欣赏与爱意。
他悄悄伸出手,在宽大袖袍的遮掩下,轻轻握了握她的手,低声道:“琴琴,说得好。””
白素雅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脸颊微红,却回以更坚定的目光。
开院仪式后,袁大山与白素雅亲自引领众人参观书院。
讲堂宽敞明亮,桌椅整齐;藏书阁虽初创,但书籍(包括新式纸张印刷的教材)正在快速补充;算学室配有算盘、沙盘等教具;
格物室则摆放着一些简单的测量仪器,杠杆模型,甚至还有张三铁友情赞助的矿物,金属样本;农工坊外更有几亩试验田…
一切都透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务实与活力。
在格物室外,一个穿着寒酸但眼睛异常明亮的少年,正痴迷地看着里面的一具地球仪(袁大山根据模糊记忆让人制作的,极为粗糙,但理念惊世骇俗),喃喃自语:
“天圆地方…竟是错的么?”
旁边一位老儒生吹胡子瞪眼:
“荒谬!荒谬至极!”
少年却浑然不觉,眼中只有求知的渴望。
白素雅看到这一幕,对袁大山微微一笑,低声道:
“大山哥,你看,种子已经种下了。”
袁大山点头,心中豪情万丈。
“内心OS:袁大山:嘿嘿,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质疑吧,思考吧!卷起科学和思想的风暴吧!
等老子这帮学生成长起来,什么世家门阀,什么清谈名士,都得被扫进历史垃圾堆!”
“外在表现:他对那少年投去鼓励的目光,对那老儒生则一笑置之。”
启元书院的建立,如同在沉寂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其涟漪正迅速扩散开来。
它不仅仅是一所学校,更是一个信号,一个宣言:
潜渊所要建立的,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的全新秩序!
而白素雅“凤主”之名,也因这开天辟地般的文教创举,更添上了一层璀璨的文华光辉与深远的影响力。
她不仅是袁大山的贤内助,更是潜渊文教事业的奠基人与领路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