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倾城之恋(下)(2 / 2)

在跳跃的巨大火光映照下,隐约可见张三铁那壮硕的身影,正抡圆了胳膊,挥舞着沉重的铁锤,每一次砸落都伴随着飞溅的火星和沉闷而有力的“铛铛”声,节奏分明,仿佛在为这座新生城池的脉搏打着拍子。

更远处,盐场那片巨大的晒盐区,在皎洁月光的映照下,宛如一片静谧而神秘的银色湖泊,波光粼粼,无声地诉说着这座城池赖以为生的希望。

“等春耕结束,把种子都播下去,咱们就在盐场东边那片向阳的坡地上,建个新医馆。”

袁大山的下巴轻轻蹭着她柔软的发顶,开始低声描绘着未来的蓝图,“你总说现在安置伤员的地方太小,太挤,光线也不好。新医馆,咱们用最好的青砖铺地,墙面刷得雪白,开大大的窗户,让日头能一整天都照进去。

“药柜要做得高高的,顶到房梁,把你那些宝贝药材都分门别类、整整齐齐地收好。再给你辟一间单独的诊室,清净些,免得总被吵着……”

白素雅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如同落入了璀璨的星辰,充满了期待与憧憬:

“还要有个小院子!种些常用的药草,三七、金银花、板蓝根……瑶瑶那丫头总缠着我,说想学认草药呢,正好让她帮忙照看,也学点真本事。”

“好,都依你。”

袁大山宠溺地应着,继续补充道,“我记着呢,城西温泉眼的水质极好。咱们就在院子边上挖个小池子,把温泉水引过来。伤员泡药浴方便,你平时累了,也能去泡泡解乏。”他想象着那热气氤氲的画面,心中一片柔软。

两人额头相抵,鼻息相闻,在漫天星光温柔的注视下,低声细语地勾勒着属于他们、也属于这座城池的共同未来。

那些蓝图里有窗明几净的医馆,有书声琅琅的学堂,有更高大坚固、足以庇护所有人的城墙,还有城外那片正在开垦的、连片的、充满生机的稻田。

每一个设想都朴实无华,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比任何华丽的海誓山盟都来得真切、厚重,充满了泥土的芬芳和汗水的咸涩,那是扎根于大地、生长于希望的承诺。

内心OS(袁大山):这才是我要的生活。不是君临天下、睥睨众生的虚妄野望,而是与你并肩,看着这座城在你我手中,一砖一瓦、一草一木地生长、繁盛。什么王图霸业,什么盖世功名,都比不上你此刻眼中闪耀的、对未来充满期冀的星光。有你,有这座城,此生足矣。

白素雅忽然轻轻“啊”了一声,像是想起了什么要紧事,身体微微一动:

“差点忘了,明日一早还要去南边棚区,给新安置的那批流民妇孺登记造册,分发口粮和过冬的衣物……”她说着便要从袁大山温暖的怀抱中起身,去安排明日的琐事。

然而,腰间的手臂却如铁箍般纹丝不动,反而将她更紧地圈回怀中。

“让李丽丽去。”袁大山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霸道,这是他极少在她面前展露的一面,“今晚,你哪儿也不许去。”他的目光沉沉地锁着她,里面是不容错辨的独占欲和深深的眷恋。

白素雅眨了眨那双灵动的眸子,长长的睫毛像蝶翼般扇动,忽然狡黠一笑,故意歪着头看他:“城主大人这是……要以权谋私?”

“嗯。”袁大山坦坦荡荡地承认,毫不避讳,手指缠绕着她垂落胸前的一缕柔顺发丝,眼神深邃,“就谋这一次。为了你,值。”

城下,传来孩童们无忧无虑的嬉闹声。几个半大孩子举着用竹篾和薄纸自制的简易灯笼,在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追逐奔跑。

橘黄色的灯光在石板路上投下摇曳跳跃的光影,如同一个个小小的、欢快的精灵。

更远处,家家户户的炊烟袅袅升起,与沉沉的夜色温柔地交融、缠绵,为这座在乱世中倔强崛起的城池笼上了一层朦胧而安详的轻纱。

在这片宁静祥和的背景音中,白素雅依偎在袁大山怀里,神情忽然变得无比认真而庄重。

她抬起手,再次轻轻抚摸无名指上那枚粗糙却无比珍贵的银戒,指腹下的“琴山”二字仿佛带着滚烫的温度。

“大山哥,”她的声音清澈而坚定,“我不要什么十里红妆,不要什么凤冠霞帔的盛大婚礼。”

她抬眼,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有这个,”她举起戴着戒指的手,“有这座城,”她望向城下星星点点的灯火和远处依稀的屋舍轮廓,“有你在身边……足够了。真的,足够了。”

她的笑容纯净而满足,不掺杂一丝一毫的遗憾。

袁大山凝视着她被清冷月光镀亮的精致侧脸,那专注的眼神仿佛要将她的模样刻进灵魂深处。

“但我要让全城的人都知道,”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宣告般的郑重,“你白素雅,是我袁大山此生唯一的妻子。是我要用生命去守护的人。”

他捏了捏她柔软的手,“不摆奢华的宴席,不收繁复的彩礼,就在这城墙之上,”

他环视着这座他们亲手参与建造、守护的城池,“让这巍巍城墙、让这浩渺天地、让这满城与我们同生共死的父老乡亲,为我们作证!让这风,这月,这星辰,都记住这一刻!”

“那……”白素雅眼中闪烁着喜悦与期待的光芒,像个小女孩般雀跃,“能请周一木大哥他们吗?还有盐场的刘婶,她总偷偷给我塞红枣,说我太瘦了……还有教孩子们识字的王老先生,铁匠铺的张三哥,管粮仓的赵伯……

”她掰着手指头,一个个数着那些在艰难岁月里给予他们温暖和帮助的人名。

“都请!”袁大山毫不犹豫地点头,脸上露出温暖的笑意,“一个都不落下!让武二石那憨货当司仪,他那大嗓门,保管能把咱俩的名字喊得全城都听见,热热闹闹的!”

白素雅想象着武二石那粗声大气、可能还会念错几个文绉绉的词的滑稽模样,忍不住“噗嗤”一声又笑了出来,连忙抬手捂住嘴,但那弯弯的眉眼和流转的眼波间,尽是灵动娇俏的光彩。

袁大山着迷地看着她这副模样——只有在最亲近的他面前,这位在众人眼中清冷如月、医术通神、被尊称为“素雅仙子”的女子,才会褪去那层疏离的光环,流露出如此真实、如此动人的少女情态。

这份独属于他的娇憨,比世间任何珍宝都更让他心动。

夜风渐起,带着初春特有的微凉与湿润,送来了远处田埂间此起彼伏的蛙鸣,呱呱呱……一声声,清脆而富有生机,仿佛在为这宁静的夜晚伴奏。

白素雅侧耳倾听片刻,忽然樱唇轻启,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极其轻柔的嗓音,哼起了一支旋律简单却异常婉转悠扬的小调。

那调子古朴纯净,带着一丝淡淡的乡愁,又蕴含着无限的温柔与期盼,像是母亲在寂静长夜里哄着心爱的孩子安然入睡的谣曲。

最后一个音符如同叹息般,轻轻消散在带着青草气息的夜风中。白素雅才轻声解释道:

“小时候,娘亲教我的。她说……家乡的女儿,在……在出嫁前,都要学会唱这支《月下谣》……”她的脸颊再次染上红霞,声音柔软得像月光下的溪流。

袁大山静静地听着,那古老的旋律仿佛带着神奇的力量,抚平了他心中所有的烽烟与戾气,只剩下满满的宁静与幸福。

他执起她戴着银戒的手,低下头,无比珍重、无比虔诚地在那个刻着“琴山”二字的粗糙戒面上,印下一个滚烫而绵长的吻。这个吻,是誓言,是归属,是烙印。

“等天下太平了,”他抬起头,目光仿佛穿透了眼前的夜色,望向了遥远的、安定的未来,“我带你去江南。听说那里的春天,桃花开起来,连绵十里,灼灼其华,像粉色的云海落到了人间。”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她承诺的庄重。

白素雅的心尖猛地一颤,一股巨大的暖流夹杂着酸楚涌上眼眶。

她知道,在这烽烟四起、朝不保夕的乱世之中,一个关于未来的承诺,尤其是“天下太平”这样宏大的愿景,承载着多么沉重的分量。

但也正因如此,这个关于江南、关于桃花的约定,才显得如此珍贵,如此动人心魄。

她小心翼翼地将这句话珍藏进心底最柔软、最深处的地方,如同珍藏一颗在乱世中顽强发芽的希望种子。

“到时候,”她吸了吸鼻子,努力绽开一个灿烂的笑容,声音虽轻,却带着无比的坚定和甜蜜的憧憬,“我给大山哥酿桃花酒。用最清冽的泉水,采最新鲜的花瓣,封在坛子里,埋到咱们院子的桃花树下……等来年春天挖出来,一定又香又甜!”

星光似乎在这一刻变得更加明亮,更加温柔,如银色的纱幔般轻轻洒落,为城墙上这对紧紧相拥的身影镀上了一层永恒而圣洁的银边。

在这座他们亲手参与建造,用血汗和信念守护的城池之上,在这乱世的风烟尚未散尽,危机四伏的夹缝之中,一枚熔炼了溪流砂砾与战士心血的粗糙银戒,一缕缠绕着红绳,寄托着生死相随的青丝,便是他们最隆重,最深沉,最刻骨铭心的婚约。

这婚约,比黄金更坚固,比磐石更永恒。

内心OS(袁大山):(感受着怀中人真实而温暖的体温,听着她轻柔的呼吸拂过自己颈侧)这一世,什么帝王将相,什么绝世武功,什么名垂青史……统统都是过眼云烟。都比不上……比不上你此刻安安稳稳在我怀中的分量。

白素雅……我的素雅……我袁大山在此立誓,穷尽此生之力,也要让“袁大山”这三个字,成为护你一世安稳、遮你一生风雨的最坚固盾牌!这乱世烽烟,这天下倾轧,我定要为你,为这座城,为所有信任我们,跟随我们的人……挣出一个真正的海晏河清,太平盛世!你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