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的余温尚在记忆中留存,黎明的微光已再次穿透雷殛废土永恒的阴霾。林凡立于祭坛虚空,目光沉静地投向那些缓缓运行的玉碑。经过一夜休整,虽然伤势远未痊愈,但神魂的疲惫已一扫而空,精神状态调整到了最佳。
玄夷依旧在他身侧,如同沉默的雷击木雕像。她没有多余的言语,只是当林凡将神识投向第一块玉碑时,她指尖萦绕起一丝细微的银色电光,轻轻点在玉碑边缘。顿时,玉碑上那些原本静止的古老文字与卦象仿佛活了过来,流淌出柔和而清晰的光芒,蕴含的精神威压也变得有序,更易于接纳与感悟。
“多谢。”林凡心领神会,知道这是玄夷在以其独特的方式辅助他参悟。他收敛心神,不再犹豫,将全部意识沉入那浩瀚的雷霆至理中。
《雷衍古经》开篇并非直接阐述雷霆的毁灭,而是描述一种状态——“帝出乎震”。
林凡的神识仿佛被拉入一个混沌初开的意境。没有声音,没有光,只有一种极致的、压抑的“静”。在这绝对的寂静中,一点至阳至刚的意念自虚无中诞生,它并非躁动,而是一种蓄势待发的、蕴含着无穷生机与开创力量的“动”之根源。
这便是“震”!是天地开辟的号角,是万物生发的起点,是打破沉寂的第一声惊雷!
紧接着,玉碑上的符文流转,演化出“雷风相薄”的景象。雷霆并非孤立,其爆发必然引动气流,形成刚猛激荡之风。雷借风势,风助雷威,两者相激,威力倍增。这不仅是能量的运用,更是一种天地法则的共鸣与协作。
林凡沉浸其中,体内那新得的坎水本源竟自发流转起来。水曰润下,其性本柔,但与“震”之刚动相遇,并非简单相克。他仿佛看到,雷霆劈开乌云,降下甘霖,滋养大地(坎水);亦看到汹涌江河(坎水),奔流至海,途中遭遇险峻峡谷,激荡轰鸣,其声如雷(震)。
“原来如此……并非只有水火既济,亦有雷水解厄!刚柔并济,动静相生……”林凡心中生出明悟。他对“震”卦的理解,不再局限于其暴烈的一面,更看到了其中蕴含的“生发”、“决断”与“破旧立新”的深刻内涵。
随着感悟加深,他识海中,《周易本义》的虚影大放光明,与玉碑传递的古老经义相互印证。那些原本晦涩的符文,渐渐在他眼中变得清晰,化作一道道蕴含着雷霆生灭规律的独特“雷纹”。
他下意识地抬起手,指尖在虚空中缓缓勾勒。一丝微弱的、融合了他自身星辰秩序之力与新领悟的震雷真意的能量,随着他的指尖流淌,试图临摹下一道最为基础的“震”卦雷纹。
然而,就在那雷纹即将成型的瞬间——
“嗡!”
他体内那缕一直蛰伏的归墟气息,竟如同被踩中尾巴的毒蛇,猛地躁动起来!它似乎极其排斥这种纯粹而刚正的雷霆真意,释放出混乱、死寂的波动,干扰着林凡的能量输出!
林凡闷哼一声,指尖的能量瞬间紊乱,那道未成的雷纹闪烁了几下,便溃散开来。他脸色一白,神魂受到了一丝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