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城中心广场的初次讲学,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接下来的几日,林凡在陈国华教授的协助下,开始系统性地传授《易经》基础,并从中筛选对卦象能量有特殊亲和力的人。他将这些人编入一个特殊的班组,由他亲自指导,张震负责体能和战斗训练,龙城原有的几位对易学有研究的老学者则负责理论深化。这个班组,被林凡命名为“易理小队”。
而那个在初次讲学中便展现出对“离火”有非凡亲和力的沉静少女,名为叶灵均。她原本是龙城一名普通工匠的女儿,灾难降临时年仅十二岁,在混乱中失去了母亲,与父亲相依为命。她性格内敛,不善言辞,却有一双异常灵巧的手和一颗专注的心。
训练场上,林凡特意关注着叶灵均。
“灵均,”林凡走到她身边,声音温和,“离卦之象,在于‘附丽’与‘光明’。它并非无根之火,狂暴之火。其卦辞曰:‘利贞,亨’。守持正固则亨通。你要感受的,不是毁灭,而是依附于物、照亮黑暗的那份温暖与坚定。”
叶灵均认真地点点头,闭上眼,努力去捕捉林凡描述的那种感觉。她回想起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用粗糙的双手精心打磨一件件工具,那专注的神情里蕴含的,不正是一种“守持正固”吗?她回想起龙城夜晚,那些“离火晶”散发出的、驱散寒冷与恐惧的光芒,那不就是“照亮黑暗”吗?
渐渐地,她掌心再次汇聚起赤色的光点,但这一次,光点不再跳跃不定,而是变得温顺、凝聚,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火焰莲花,散发着令人心安的热量。
“很好!”林凡眼中露出赞赏,“保持这种感觉,尝试将它引导出来,附着于此物之上。”他递过去一块未经雕琢的、灰扑扑的“火浣石”原石。这种石头对离火能量有良好的传导性,是制作“离火”器具的基础材料。
叶灵均深吸一口气,将全部精神集中在掌心那朵微小的火焰莲花上,然后缓缓将其推向火浣石。
嗤——
一声微不可察的轻响,那朵火焰莲花如同找到了归宿,瞬间没入灰扑扑的石块之中。下一刻,整块火浣石仿佛从沉睡中苏醒,内部亮起温暖而稳定的赤红色光芒,将周围一小片区域照亮,甚至驱散了深秋清晨的寒意!
成功了!
周围的易理小队成员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看向叶灵均的目光充满了羡慕与敬佩。这是他们之中,第一个成功将卦象能量实质化附着于外物的人!
叶灵均看着手中发光发热的石头,清秀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明朗的、属于她这个年龄的笑容,那笑容如同被点亮的火焰,温暖而耀眼。
“林先生,我……我做到了!”她激动地看向林凡。
林凡微笑着点头:“你做得很好。离火之明,在于心之正。记住此刻的感觉,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接下来的几天,叶灵均在林凡的悉心指导下进步神速。她不仅能稳定地为火浣石充能,还能初步操控离火能量形成简单的屏障,甚至能将其附着在特制的箭矢上,射出威力远超普通弓箭的“火箭”。她成了易理小队中第一个形成实质战斗力的人。
林凡因势利导,决定为叶灵均举行一个小小的“点火”仪式,也是为了激励整个龙城。仪式就在中心广场的太极图举行,没有繁琐的流程,只有林凡简短的勉励和叶灵均当众演示了她掌控离火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