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二:空间取巧。利用‘空间标记’和瞬身术,在窗口期强行瞬移进去……”
模型显示,结界内部空间结构极其稳固,且有空间扰动监测,瞬移产生的波动同样会触发警报。
“风险过高,空间造诣还不够深,暂不考虑。”
“方案三:物理伪装。获取一艘对方的运输舟,或者仿制一艘,搭载其信标系统……”
模型聚焦在那艘半埋的运输舟上。“镜心”根据图像开始逆向推导其可能的结构和信标类型。这是一个可行的方向,但需要近距离接触实物,或者获取更详细的数据。
“方案四:声东击西。在沼泽另一处制造足够大的动静,比如模拟大型通灵兽袭击或能量爆发,吸引据点守备力量注意,趁机潜入……”
模型推演显示,成功率一般,且不确定性太高,容易弄巧成拙。
“可作为备用方案。”
就在凌皓潜心推演之际,曦的声音带着一丝好奇响起:“主人,分析沼泽淤泥样本,发现有趣成分:蕴含微量的‘寂灭雷石’粉末,这是一种只在极端雷属性死地才能形成的矿物,具有极强的能量惰性化和信息屏蔽效果。”
凌皓心中一动:“能量惰性化?信息屏蔽?”他立刻将这种特性加入到结界模型的分析中。果然,结界的能量屏蔽层中,检测到了类似的成分波动。
“我明白了……”凌皓眼中闪过恍然,“这结界之所以能在这片死寂沼泽中稳定运行, partly 是因为它利用了环境本身的‘寂灭’特性,甚至将‘寂灭雷石’粉末作为了结界材料的一部分!那么,如果我们能模拟出更浓郁的‘寂灭’气息,是否能让结界在一定范围内将我们‘误判’为环境的一部分?”
这个想法很大胆,但并非没有道理。结界再智能,也是基于预设的规则进行识别。如果伪装得足够像“背景噪音”,或许能骗过它的感知。
“曦,能否利用我们已有的材料,合成模拟‘寂灭’气息的涂层或雾剂?”
“需要‘寂灭雷石’作为主材,或找到其能量替代品。现有材料库中,‘星陨晶’的极端活性与之相反,无法直接模拟。但……可以尝试逆向运用,制造小范围的‘能量真空’或‘信息黑洞’区域,达到类似‘寂灭’的效果,不过技术难度很高,且维持时间短。”
新的思路打开了。凌皓迅速调整推演方向,将“能量真空伪装”与“运输舟信标”两种方案结合。或许,他可以先设法搞到一艘舟,然后在接近结界时,短时间开启“能量真空伪装”降低自身存在感,再利用舟上的信标通过验证窗口。
“镜心,计算方案三与能量真空伪装结合的可行性及最优执行步骤。”
“计算中……结合方案可行性提升至67.3%。关键步骤:获取运输舟信标数据或实物;精确定位验证窗口时间点;制造持续时间为1.5秒的能量真空伪装场;同步信标信号……”
计划逐渐清晰,虽然依旧充满风险,但至少有了明确的路径。凌皓退出虚实工坊,意识回归现实。他望向那片死寂的沼泽深处,目光锐利如刀。
“那么,第一步,去‘借’一艘小舟来看看。”
他的身影从兽骨上悄然滑下,如同融入墨汁的阴影,向着沼泽深处那片隐藏着秘密的“岛屿”,开始了新一轮的潜行。这一次,他的对手不再是暴怒的人柱力,而是冰冷的结界、未知的守备、以及这片吞噬一切生机的死寂雷沼。但凌皓的嘴角,却勾起了一丝近乎享受的弧度。解密与征服,总是能带来最原始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