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意志烙痕与远征序曲(1 / 2)

陆凡的苏醒,如同在沉寂的灰烬中投入了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星锚港湾残存的力量核心。尽管他的身体依旧脆弱,混沌道印上的裂痕如同干涸河床般触目惊心,但那重新凝聚的意志,却比任何完好时期都更加坚定、更加深邃。

他不再仅仅是一个强大的个体,更像是一个坐标,一个枢纽,将残破的港湾、初生的“盖亚之心”、沉眠的曦光、乃至遥远地球上那亿万生灵的期盼,无形地连接在了一起。

他的主要活动场所,从医疗舱转移到了重建的分析中心核心。那里,巨大的全息星图悬浮于空,正是“观测者”留下的那份动态路径。星图旁,是苏文瑾带领团队日夜不停解析出的数据流,以及曦光以净火者秩序推演法勾勒出的潜在风险区域。

陆凡大部分时间都静坐于星图前,双眸微阖,并非沉睡,而是在以自身那布满裂痕的混沌奇点为“接口”,尝试与星图中那几个关键节点建立更深层次的“感应”。

这极其危险。每一次意识的延伸,都如同在雷区中漫步。那道幽紫裂痕与“归墟”烙印会不时悸动,引动星图深处“织网者”网络的冰冷低语,试图反过来侵蚀他的心神。而那片时间混乱区域散发的悖论波纹,更是让他的意识多次险些陷入逻辑死循环。

但他坚持着。在一次次与崩溃边缘的擦肩而过中,他对于星图路径的理解,以一种近乎自虐的方式,飞速加深。

**\\*>\\*>\\*>**

与此同时,港湾的重建与新技术的整合,也在以惊人的效率推进。

被命名为“希望壁垒”的新型复合防御体系,开始在以核心控制塔为中心的区域内构筑。它不再是单纯的能量护盾,而是融合了净火者秩序框架的稳定性、流金之海融合技术的适应性、万械源心逻辑结构的精准性,以及最关键的一—由陆凡提供核心规则模型、苏文瑾团队逆向推导出的,基于“混沌-归墟”短暂平衡态的 **“规则缓冲层”** 。

这层缓冲层无法完全抵挡“织网者”或“牧者”的规则攻击,但它能极大地迟滞、分散、乃至暂时“包容”一部分规则侵蚀,为防御方争取到宝贵的反应时间。这是用陆凡险些道毁人亡的代价换来的宝贵成果。

“追光者号”的升级改造更是重中之重。赵明宇几乎住在了船坞,督促进度。新的舰体龙骨采用了从“牧者”残骸中提炼出的、对规则攻击具有一定抗性的特殊合金;引擎系统融入了万象星璇概率技术的部分原理,使其跃迁轨迹更加难以预测;最重要的,是在舰船核心,构建了一个小型的、由陆凡亲自烙印下混沌奇点印记的 **“心象护壁”** ,这将是他们穿越危险星域时最后的保障。

冷月璃则负责筛选和训练一支全新的、规模虽小却极其精锐的远征护卫队。队员不仅需要强大的个体战力,更需要对规则变化有较高的适应性,以及……面对未知与绝望时,依旧能坚守职责的钢铁意志。她以冰夷之力的严酷标准进行考核,确保这支队伍能在最恶劣的环境下,成为陆凡和核心团队最可靠的盾与剑。

**\\*>\\*>\\*>**

静室之内,曦光的恢复已接近尾声。他周身纯白光芒稳定而内敛,气息比受伤前似乎更加凝练。与“织网者”的正面冲突与“遗忘坟场”的生死逃亡,让他对“秩序”的理解也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再仅仅追求绝对的纯净与平衡,开始思考如何在秩序的框架内,容纳必要的“韧性”与“变通”,以应对那追求“绝对支配”的恐怖之敌。

这一日,他主动找到了正在与星图“交流”的陆凡。

“汝之状态,依旧堪忧。”曦光的意念扫过陆凡体内那触目惊心的道印裂痕,“强行感应星图,无异于饮鸩止渴。”

陆凡缓缓睁开眼,眼中带着一丝疲惫,却笑了笑:“总好过坐以待毙。而且……并非全无收获。”

他指向星图中那片被锁链缠绕的恒星系:“那里的‘锋锐’之意,比之前更加清晰了。我甚至能隐约感觉到……一丝微弱的、类似于‘无间令’的共鸣。剑主前辈,或许还留下了什么。”

他又指向时间混乱区域:“那片区域的概率乱流中,藏着一道极其隐晦的‘生门’,虽然出现概率极低,但若能抓住,或可规避最大的时间悖论陷阱。”

他的感知,已然深入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

曦光沉默(意念上的)片刻,纯白的光晕微微波动:“汝之道……确为‘变数’。然,欲行此路,汝需先稳住自身根基。否则,未至终点,便已先行崩解。”

他伸出光铸般的手指,一缕极其精纯、带着安抚与稳固特性的秩序本源之力,缓缓点向陆凡的眉心。

“吾以净火之源,助汝暂时平衡‘混沌’与‘归墟’之冲突,稳固道印裂痕。此非治愈,仅为汝争取更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