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规则森然、气息凛冽的“锋锐之座”,“彼岸方舟”调转航向,朝着另一个相对熟悉的坐标——织法者逻辑墓穴驶去。与之前作为避难所和研究基地不同,此次重返,带着明确的目的性:深入挖掘“织法者”文明留下的、可能对抗“寂灭”的科技遗产,尤其是与其“动态逻辑”和“信息实体化”相关的核心技术。
航程中,陆凡大部分时间都在静室冥想,熟悉并磨合新获得的两道印记——“青帝印”与“无间印”。生命规则的温润滋养与锋锐规则的冰冷斩切,两种看似对立的力量在他“混沌包容”法则的调和下,并未产生冲突,反而如同阴阳鱼般,在他体内缓缓流转,相互砥砺,让他的力量本质变得更加深邃与圆融。灵魂道伤在那次“问心剑关”的淬炼和生命本源的持续滋养下,也已好了七成,只剩下一些最深处、涉及规则本源的裂痕尚未完全弥合。
方舟内部,气氛也比之前更加凝重且充满干劲。苏文瑾带领团队日夜不停地分析从“青帝苑”和“锋锐之座”获取的规则数据,试图找到将其与现有技术融合的切入点。赵明宇则针对“寂灭兽”的特性(根据剑主提供的信息碎片推测),开始设计专门的猎杀战术与武器方案。冷月璃则在熟悉自身冰夷之力与生命之泉融合后的新变化,她的力量如今兼具极寒与生机,在防御与辅助方面能发挥更大作用。
来福似乎也因陆凡的成长而获益,周身月华更加凝练,对规则污染的净化能力隐隐有所提升。而封存在冰晶中的墨影意识残片,在青帝苑生命本源的滋养下,那丝微弱的波动也变得更加稳定,偶尔甚至会传递出一丝极其模糊的、仿佛在努力凝聚的意念,这让陆凡心中充满了期待。
经过一段不算漫长的航行(在源海的时间感本就模糊),那片熟悉的、由凝固的逻辑结构与冰冷的数据碑林构成的“织法者逻辑墓穴”,再次出现在视野中。墓穴依旧沉寂,散发着已逝文明的悲凉与智慧余晖。
方舟轻车熟路地穿过外围的防御性逻辑迷锁,再次停泊在墓穴核心——那片埋葬着“织法者”最终遗产与墨影意识残片(本体)的巨大数据方碑前。
负责看守此地的渊灵族长老琉光感应到方舟的到来,其灵体波动立刻迎了上来。
【陆凡阁下,你们回来了。】琉光的意念带着一丝欣慰,【看来此行收获颇丰。这位……小姐身上的生命气息,还有您身上新增的……锋锐之意,都非同小可。】
“琉光长老,”陆凡点头致意,开门见山,“我们此次回来,是希望深度解锁‘织法者’的核心数据库,尤其是关于‘信息实体化’、‘规则架构’以及……任何可能与对抗‘寂灭’相关的技术。”
琉光的灵体波动微微闪烁:【核心数据库的深层权限,涉及‘织法者’文明的最终遗产,解锁风险极高。上次墨影阁下的事件,便是触动了深层逻辑防御机制。您确定要再次尝试?】
“确定。”陆凡目光坚定,“我们与‘锋锐之座’立下了约定,需要更强的力量。‘织法者’的遗产,是我们目前能最快获取的高等科技支持。”他抬起手,掌心的“无间印”浮现,散发出斩断虚妄的锋锐气息,“而且,这次我们或许有新的‘钥匙’。”
感受到“无间印”那纯粹的、斩断一切逻辑陷阱与冗余防御的意韵,琉光长老沉默了片刻。
【……或许可行。‘无间印’的斩断特性,确实有可能绕过一些非核心的逻辑屏障,直指本质。但请务必小心,核心数据中可能隐藏着更深的……比如关于‘虚空低语者’的完整记录,甚至是‘织法者’对其自身‘终极演化’推演失败的原因。这些信息本身,可能就蕴含着污染与危险。】
在琉光长老的指引和协助下,方舟与墓穴核心的数据方碑建立了更加深层的连接。陆凡立于方碑之前,意识沉入其中,掌心的“无间印”金光流转,如同一柄无形的钥匙,缓缓“刺入”那浩瀚而冰冷的数据海洋。
与上次被动触发防御机制不同,这一次,陆凡主动引导着“无间印”的锋锐之意,并非暴力破坏,而是以一种精准的、手术刀般的方式,**“斩”** 开那些层层叠叠的、用于保护和伪装的数据外壳与逻辑迷宫。
无数杂乱的信息流、诱饵文件、自毁程序在锋锐的剑意下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般消融,显露出被保护在更深层的、结构更加严谨复杂的核心数据模块。
大量的技术资料如潮水般涌来,被方舟的记录系统飞速下载、存储:
* **【信息实体化技术进阶应用】**:如何将稳定的意识片段与特定能量矩阵结合,形成半永久的“逻辑造物”,这无疑对“彼岸方舟”的进一步升级乃至建造新的“概念舰船”至关重要。
* **【动态逻辑架构详解】**:“织法者”文明如何构建那种能够自我演化、适应变化的规则系统,这对完善“盖亚意志”网络和“千面壁垒”有着极大的参考价值。
* **【规则共鸣与屏蔽技术】**:如何利用规则之间的共鸣进行超距通讯和能量传输,以及如何构建针对特定规则(比如“寂灭”属性)的屏蔽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