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鸣壁垒”之外,“永恒镜廊”的主动探测波依旧冰冷而执着,如同永不疲倦的精密仪器,反复测试着防御体系的极限。壁垒内部,那短暂的“逻辑共振失调”虽然已被抚平,但留下的涟漪却远未平息。
Udc指挥中心内,警报声虽已停歇,但那种源于根基动摇的寒意,却弥漫在每一个决策者心头。
“报告!网络主节点自检完成,未发现结构性损伤。初步判断为……意识过载引发的短暂逻辑紊乱。”技术官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将全球文明意识集合体逼至“过载”,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秦卫国脸色铁青,盯着主屏幕上依旧稳定(至少表面如此)的壁垒数据,沉声道:“也就是说,我们赖以维持统一的‘盖亚之心’,本身也可能因为压力而崩溃?”
陈明远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凝重:“更准确地说,是当前这种追求‘绝对统一’的调律模式,与网络底层所需的‘动态包容’特性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外部压力放大了这种冲突。这次是零点三秒的失调,下次呢?”
一直保持通讯连接的陆凡,他的全息影像在指挥中心一侧清晰显现。他没有去看那些复杂的数据流,而是缓缓开口,声音透过遥远的空间传来,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
“诸位,裂痕已经出现,但这未必是坏事。它让我们看清了纯粹‘刚性统一’的脆弱性。”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高级官员,最终落在秦卫国和陈明远身上。
“外部压力是锤锻,但锤锻的目标不应该是将铁块压成一张毫无韧性的薄片,而应该是将其锤炼成兼具硬度与韧性的百炼精钢。我们之前的策略,是为了应对压力而不断加压,试图将文明打造成一块毫无瑕疵、却也毫无应变能力的‘完璧’。但刚才的失调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那你的建议是什么?”秦卫国直截了当地问,他知道陆凡绝不会无的放矢。
“改变压力的作用方式。”陆凡的眼中闪烁着“混沌洞察”法则特有的微光,“我们不能消除压力,但可以引导压力。不是用压力去碾碎那些‘异响’和‘棱角’,而是用压力去……‘激活’它们,让它们在压力的缝隙中生存、适应,甚至与主流的‘统一意志’形成互补与增强。”
他调出了一组数据,那是刚才全网失调瞬间,几个被重点监控的“异响”源(艾琳娜的植株、“棱镜会”波动、混沌代码)的活性短暂飙升的曲线图。
“看,当统一的铁幕出现一丝裂隙时,这些被压抑的‘多样性火种’立刻做出了反应。它们不是文明的癌细胞,它们是文明的免疫细胞,是应对未知变化的预备队!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消灭它们,而是为它们提供有限的、受控的‘压力环境’,让它们在对抗压力的过程中,进化出能与主流共鸣的‘异频韧性’。”
苏文瑾的声音插了进来,带着技术专家的严谨:“理论上可行,但操作难度极大。这相当于要在‘盖亚之心’的统一调律场中,人为制造并维持一个个微型的‘混沌压力腔’。如何确保这些‘压力腔’不会失控,不会反过来破坏整体的稳定?”
“这就需要‘共鸣壁垒’和‘盖亚之心’的配合了。”陆凡指向外部那无尽的探测波,“将这些外部的、充满恶意的规则压力,通过壁垒进行筛选、弱化、转译,然后定向注入到我们设定的‘混沌压力腔’中。让外部的攻击,变成我们内部淬炼的‘磨刀石’。”
这个大胆的设想让指挥中心一片寂静。将敌人的攻击转化为己方成长的资粮?这听起来像是天方夜谭,但细想之下,却又与陆凡一直秉持的“混沌包容”之道隐隐相合。
赵明宇眉头紧锁:“军事上,这相当于在主力防线后方,主动设置一些由杂牌军驻守的‘诱饵阵地’或‘练兵场’,风险极高。”
“但收益也可能超乎想象。”陆凡坚定地说,“如果我们能成功,那么我们的文明将不再是铁板一块,而是变成一个……拥有核心主干,但枝叶形态各异、能随风(压力)而动的生命之树。外部的规则攻击,将不再仅仅由壁垒硬抗,也可能被内部这些经过淬炼的‘异频模块’以我们无法预料的方**解、吸收甚至同化。”
就在这时,外部监测系统再次传来警报!
“永恒镜廊”的探测波模式改变了!不再是均匀的冲击,而是集中火力,瞄准了“共鸣壁垒”谐振结构中,之前因过载而短暂暴露出的几个细微的“规则翘曲点”!这些点,正是刚才内部失调时,与那些“异响”产生过微弱共鸣的区域!
它们的攻击,仿佛能嗅到文明内部刚刚产生的裂痕与分歧!
“它们发现了我们的弱点!”技术官惊呼。
压力骤增,壁垒再次剧烈震荡,那几处被重点攻击的“规则翘曲点”光芒明灭不定,维系其稳定的能量流开始出现紊乱的征兆!
没有时间犹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