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异响的共鸣(2 / 2)

“网络……它并非毫无感觉。”苏文瑾将她的发现告知了陆凡和赵明宇,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可思议,“它对内部出现的这种‘异频振动’产生了反应!虽然反应很微弱,并且倾向于迅速将其‘平复’,但这证明,绝对的统一内部,正在孕育着自发的多样性扰动!”

这个消息让陆凡精神一振。这证明文明的“免疫系统”并非完全僵化,它依然保留着对内部变化的感知和反应能力,哪怕这种反应目前主要表现为“压制”。

“这是一个机会。”陆凡眼中闪烁着光芒,“如果我们能引导这种‘应激反应’,不是让它去压制,而是让它去 ‘理解’ 甚至 ‘容纳’ 这些异响呢?”

他想起了自己在源海深处接触到的“可能性涟漪”,那是一种包容万物、催化可能的更高层法则。或许,对抗“盖亚低语”潜在负面效应的关键,并非否定它,而是帮助它 “进化” ,让它从追求单一的“和谐”,向着容纳“动态平衡下的多样性”演变。

这个想法极其大胆,也极其危险。稍有不慎,可能引发网络内部的逻辑冲突,甚至导致其运行紊乱。

但这也是目前看来,唯一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向。

就在陆凡开始构思如何谨慎地引导网络进行这种“认知升级”时,来自太阳系外围监测站的紧急报告,再次将所有人的注意力拉回了外部的威胁。

那些悬浮在奥尔特云外围的“永恒镜廊”观测结构,其活动模式发生了明显变化。它们不再仅仅是静态地扫描和分析,而是开始进行一种规律的、间歇性的 “主动探测波” 发射!

这种探测波并非攻击,但其强度远超之前的扫描,并且似乎带有某种 “刺激-反应” 的测试性质,目标直指“共鸣壁垒”的特定节点,仿佛在试探这层防御的极限,或者说……在评估 壁垒内部那个文明,在压力下的 “反应模式”!

外部的压力骤然升级。

内部的“异响”悄然共鸣。

摇篮之内,并非铁板一块。

而摇篮之外,冰冷的注视者,似乎已经不耐烦于仅仅是观察,开始了更具侵略性的……试探。

危机,从内外两个维度,同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