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星尘低语与异常绿洲(1 / 2)

“逐星者号”如同一粒微尘,在亘古的黑暗与寂静中滑行。舷窗外,是亿万年来几乎未曾改变的星图,只是其中一颗不起眼的红点——格利泽581,在导航星图上被高亮标记,成为这趟漫长旅途中唯一的目标。

船内的时间仿佛被拉长。常规的亚光速航行意味着,即使以接近光速的极高速度飞行,跨越20光年的距离,对于飞船内的人员而言,由于相对论效应,时间流逝会大大减缓,但这依然是一段以年为单位计算的漫长孤寂旅程。

大部分时间,船员们处于轮流值班和低温休眠状态,以节约资源和保持生理机能。只有核心成员如陆凡、赵明宇、冷月璃和苏文瑾保持更长的清醒时间,负责监控飞船状态、进行科学研究,并尝试与那股源自星核的、指引他们前行的微弱共鸣保持连接。

陆凡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深度冥想和力量整合上。定海珠的力量与冰夷之力日渐交融,使得他对能量,尤其是“水”与“冰”相关规则的掌控越发精妙。他甚至开始尝试,能否将这种对规则的细微理解,应用到“逐星者号”的引擎或防御系统上,虽然进展缓慢,却是一个全新的方向。

来福、金鼻子和星瞳成为了飞船上最活跃的存在。来福常常趴在观测窗前,银色的眼眸倒映着星河,似乎在吸收着宇宙中稀薄的星辰之力。金鼻子则对飞船内各种新奇的设备和新发现的能量反应充满了好奇,它的【能量气息追踪】天赋在飞船这个封闭环境中被磨练得更加敏锐。而星瞳,虽然依旧无法进行高强度战斗,但其【星辰感应】能力却在星际航行中得到了充分的滋养和提升,它常常陷入一种玄妙的状态,仿佛在倾听星尘的低语,有时能提前预感到前方航线上的微弱能量湍流或宇宙尘埃及,为航行规避了数次潜在风险。

然而,平静的航程在进入预估航程的中段时,被打破了。

“警报!前方0.3光年处检测到异常重力井!规模……超出计算模型!”赵明宇的声音在飞船通讯频道内响起,带着一丝紧张。

所有休眠成员被紧急唤醒。主屏幕上,原本平滑的航线图上,突兀地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扭曲的凹陷,仿佛空间本身在这里塌陷了下去。

“是黑洞?还是中子星?”苏文瑾快速调取着数据库进行比对。

“都不是!”赵明宇盯着传感器传回的原始数据,脸上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重力源……无法精确定位!它更像是一个……扩散性的重力场,覆盖范围极广,但中心强度却不足以形成黑洞。而且……有异常的空间波动读数,类似于……我们出发前监测到的系外扰动,但更微弱,更……‘陈旧’?”

陈旧的空间波动?仿佛某种巨大能量爆发后残留的“回声”?

“星瞳,能感觉到什么吗?”陆凡看向趴在控制台上的星夜影狸。

星瞳瑰丽的眼眸中星云流转,传递来一段模糊而充满困惑的意念:“(很多……破碎的‘声音’……很悲伤……很乱……好像……有什么很大的东西……在那里……碎掉了……留下了……回音……)”

破碎的回音?巨大的物体碎裂?

一个令人不安的猜想浮现在陆凡心头。

“小心靠近,启动所有防护,保持最高警戒。”陆凡下令,“这可能不是自然现象。”

“逐星者号”调整姿态,如同靠近未知猎物的潜行者,小心翼翼地向那片异常重力区边缘靠近。

随着距离拉近,更多的异常现象出现。传感器捕捉到区域内弥漫着极高浓度的、特定波段的电磁辐射残迹,以及大量非自然来源的重元素微粒,仿佛一场惨烈的、涉及高等能量武器的星际战争刚刚在这里落幕……或许,是在很久以前。

“看那里!”冷月璃突然指向增强现实星图的一个角落。

在异常重力区的边缘,一个微不足道的、原本不应该存在的引力源被标记出来。其质量很小,但密度极高,并且……似乎在与那片异常重力场产生着某种极其微弱的谐**振**!

“是一个人造物体?还是战争残骸?”赵明宇立刻调动高精度望远镜进行观测。

画面逐渐清晰。那是一个……巨大的、扭曲的、仿佛被无形巨力撕扯过的金属结构残骸!它静静地悬浮在虚空中,表面覆盖着厚厚的宇宙尘埃,但依稀能辨认出其原本流畅而充满科技感的线条,与“清道夫”那种粗粝诡异的风格截然不同,更接近人类对高级宇航器的审美,却又远远超出现有科技水平。

而在那残骸的中央,一个相对完好的、如同徽章般的标志,在望远镜的捕捉下,赫然呈现——那是一个由星辰、齿轮与橄榄枝交织而成的复杂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