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宿主的梦 > 第229章 相亲大会,长孙无垢的点子

第229章 相亲大会,长孙无垢的点子(1 / 2)

青衣看着他雀跃的模样,温柔地点了点头:“我是这么推测的,至于最终能不能成……”

她的话还没说完,文渊就猛地松开她的手,眼神灼灼地望向不远处的清月,语气里满是干劲:“那好!我现在就去把清月打败!她不是说我没掌握好内力吗?今日我就跟她好好比一场,说不定打着打着就突破了!”

话音未落,他脚下一拐,径直朝着清月的方向冲去,连背影都透着急切。

青衣望着他莽撞又认真的模样,无奈地摇摇头,眼底却悄悄漫开几分温柔的笑意。

历经汉、魏、隋三朝的岁月冲刷,昆明池已不复汉代鼎盛时的壮阔,规模大幅缩水,功能也渐失往日核心地位,最终演变为一处集水利遗存、军事象征与文化符号于一身的复合型区域,静静沉淀着长安的过往。

回溯其源,昆明池的开凿始于汉武帝元狩三年(公元前 120 年)。彼时汉武帝为征伐西南的昆明国,因昆明国多水泽、善水战,遂下令在长安西郊开凿此池,模拟水战环境以训练水军,这便是它最初的军事使命。

而后随着长安城市发展,昆明池的功能逐渐拓展:凭借广阔的水域成为都城最重要的蓄水供水枢纽,滋养着城中百姓与宫苑;通过渠道联通渭河,兼具了航运之利,方便粮秣与物资转运;周边辅以亭台楼阁与花木,又成了皇家游赏的园林胜地,一度成为汉长安的 “城市命脉”。

入隋之后,都城虽从汉长安城(今西安西北)迁至东南龙首原上的隋大兴城,但昆明池作为区域水利体系的核心价值仍被保留。隋文帝时期,朝廷特意疏浚旧有渠道,将昆明池与新都的永安渠、清明渠等水系相连,让这处古老的水域继续为隋大兴城输送部分水源,延续着它的水利使命。

不过,隋末的战乱打破了这份延续 —— 连年兵戈导致昆明池周边的水利设施残破失修,水位持续下降,水域面积最终缩减至汉代鼎盛期的三分之一左右。昔日滋养都城的 “命脉”,渐渐褪去实用光环,沦为凭吊往昔的历史遗迹。

除了水利与军事的印记,昆明池的文化意蕴更在隋末愈发浓厚。

池域东西两岸留存着汉代遗存的牛郎、织女石像,让 “牛郎织女隔池相望” 的传说在此落地生根;加之汉武帝时期 “恩鲤衔珠” 的典故(传说汉武帝游昆明池时,有鲤鱼衔夜明珠跃出水面献予帝,被视为祥瑞),这些故事为昆明池镀上了一层浪漫与传奇色彩。

也正因如此,隋末的文人墨客常来此驻足,或临池赋诗,或追忆汉武雄风,让昆明池成为彼时长安郊外最富诗意的怀古之地。

文渊望着昆明池波光粼粼的湖水,许久才转过身,目光落在红拂身上,语气里带着几分了然:“红姐,今日这阵仗,怕是你们另有安排,吧?”

红拂唇角勾起一抹笑,走到他身边并肩而立,声音里带着几分沉稳:“你倒是敏锐。自从你提出要推行一夫一妻制,京城里的动静可不小 —— 上流阶层里,不少人私下嘀咕,觉得这规矩断了他们纳妾的路;军中那些手握兵权的中上层,更是暗地活动,想找机会劝你松口。他们嘴上不说反对,可私底下的小动作,一点都没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