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宿主的梦 > 第92章 格里坪里正的怀疑

第92章 格里坪里正的怀疑(2 / 2)

“不止如此。” 文渊舀了勺糙米饭,米粒在勺里滚得欢实,“用这个法子,不出三年,家家户户不用花大钱,都能住上青砖瓦房 —— 墙砌得厚实些,能挡住蜀地的寒风;屋顶铺两层瓦,雨天再也不用盆盆罐罐接漏水。”

赵老汉的拐杖 “咚” 地杵在地上,震得桌腿都发颤:“不用花钱?公子这话…… 莫不是哄我们老骨头开心?” 他活了六十多年,只见过为了盖间土坯房就得卖儿卖女的,哪听说过能白得青砖瓦房?

文渊见他不信,反倒笑了:“自然不是白得。劳力算股,材料算股,连出主意的都能算股。等到工程有了收益,先盖学堂,再修祠堂,最后统一建新房。这统一建设的新房成本低,居住方便,样式美观;新房以按揭方式出售。” 他看向窗外渐沉的暮色,“只是这事事关重大,得等唐氏置业的人来了,带着账房先生细细盘算才行。”

李二柱突然想起自家漏风的土炕,婆娘总说等攒够钱就糊层新泥,如今听这公子的话,竟像是能盼到盖瓦房的日子,喉咙突然哽住,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辣得眼眶发红也没舍得眨眼。

文渊见二人脸上又惊又疑,眉峰还凝着未散的怔忡,便放下竹筷道:“老伯,李哥,今日就先说到这里。” 他用帕角擦了擦嘴角,“你们找村里人合计合计,看看更倾向哪种营生。我带青儿在附近看看。”

赵老汉忙拄着拐杖起身,膝盖在青砖地上磕出轻响:“公子这就要走?不再歇歇?” 李二柱也跟着站起来。

“不了。” 文渊朝青儿递个眼色,青衣收拾起食盒。“明日我会带人过来,到时候你们想选哪种法子,直接跟燕氏商行或唐氏置业的人细谈便是。谈妥了,咱们即刻动手。”

赵里正和李二柱连忙唤上家里人,连虎娃都被娘抱在怀里,跟着送到村头老槐树下。二人飞身上马。

“公子慢走!” 赵老汉扬着拐杖高喊,声音里带着酒气的沙哑。李二柱的婆娘抱着孩子,偷偷把块刚烤好的红薯塞进青儿手里,被对方笑着推回来,只留下个莹白的珍珠耳坠 —— 说是刚才娃儿哭闹时扯掉的,权当留个念想。

两匹骏马踏着夕阳往南去,蹄声在土路上敲出笃笃的节奏。李二柱望着那抹月白身影渐渐成了官道上的小点,突然攥紧赵老汉的胳膊:“老伯,这贵人说的…… 能算数吗?我怎么好像在做梦!”

赵老汉拐杖在地上一戳,突然往地上啐了口:“管他算不算数!明日渠水若真能来,老子就信他三分!” 老槐树的影子在暮色里拉得老长,把两个庄稼汉的身影叠成了团,像株在风中较劲的老玉米。

风卷着酒气往文渊脸上扑,他在马背上晃了晃,只觉天旋地转,连缰绳都攥不稳了。刚想翻身下马,后领突然被人轻轻一提,整个人便像片羽毛似的飘起来,稳稳落在青儿的马背上。

“唔……” 他鼻尖蹭着对方肩头的熏香,酒意翻涌得更凶,抬头时看见青儿绷着的侧脸,忍不住傻笑道,“我没事…… 就是有点晕,像踩在云彩上……”

青儿一手控着缰绳,一手扶着他的腰,声音冷得像淬了冰:“我知道你没事,就是话太多。” 马蹄踏过块碎石,她微微侧头,鬓边珍珠耳坠扫过文渊脸颊,“那两个老农眼里的疑影,你当真没瞧见?”

文渊往她怀里缩了缩,锦袍上的酒气混着她发间的幽香,倒生出些奇异的暖意:“瞧…… 瞧见了……” 他打了个酒嗝,指尖在她衣袖上画着圈,“他们是被官府和那些豪强骗怕了…… 好处没揣进怀里,任谁都不会信……”

“所以?” 青儿的马鞭轻轻敲了敲马臀,速度又快了些。

“所以……” 文渊忽然直起身,眼里的醉意散了大半,“咱们得双管齐下。” 他扭了扭身体,换了个姿势,“明儿一早,先让渠水流进李二柱的田 —— 水过地皮湿,这是最实在的凭据。

再让燕氏商行的人把第一批手工活送进村,当场发工钱。同时,让官府的人出具证明。第一脚难踢。实在不行就组织他们去青城山下参观那些已经得到好处的地方。”他突然话头一转问道,“这个村叫什么名字来着?”

“格里坪,“青儿挑眉道:“公子,你真行。半天了名字都没有记住。”随后她又道:“看来你这是早就想好办法了!”

“不然呢?” 文渊重新靠回她怀里,声音渐渐含糊,“光说不练王八蛋。那是朝堂上的酸儒才干的事……” 话没说完,呼吸已变得绵长 —— 许是酒劲终究压过了心神,竟在颠簸的马背上沉沉睡去。

青儿低头看他,见月白锦袍的领口沾了片草屑,忍不住抬手拂去。远处官道上的尘烟漫过来,将两匹并辔的骏马裹进朦胧的暮色里,只有马蹄声还在空旷的原野上,敲打着渐沉的夕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