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众人满心期待,以为文渊会从帐篷门出来的时候,他却和寅虎在众人身后,费力地拉着一辆四轮马车现身了。此时,青衣像个训练有素的解说员,快步上前,滔滔不绝地介绍起四轮车的各种妙用。老佗哒听着,眼睛越睁越大,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最后笑得合不拢嘴。
文渊又像变戏法似的,从怀里掏出一个精致的化妆盒,还有一把寒光闪闪的匕首,递到阿史那芮手里,说道:“公主,这化妆盒的用途想必您清楚。这匕首是精钢所铸,锋利无比,吹毛断发、削铁如泥不在话下。多谢公主为捉金雕所付出的心血。” 说着,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礼。而后,他又转向佗哒,郑重地施了一礼,说道:“老人家,之前我说过,让您出价,现在就请您开口吧。”
佗哒低头沉思片刻,也没客气,伸手一指阿史那芮手中的匕首,说道:“十把这样的弯刀。”
文渊面露难色,无奈说道:“老人家,这弯刀我手头没有啊。若要打制,那可得花不少时间。”
佗哒老人连连说道:“不碍事,不碍事,老汉我等得。我老汉是用不到,可是族内的青壮如果有这样锋利坚韧的武器,就会多一成活命的机会。”
正午的草原上,突厥骑兵如黑色的钢铁洪流席卷而来。五百匹战马同时腾跃的节奏震得大地发麻,翻飞的马鬃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色的光泽,突厥武士的狼首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前排骑手突然俯身贴近马颈,弯刀出鞘的寒光与箭矢离弦的锐响同时迸发,后排的骑兵则控缰将战马转向侧方,形成扇形冲锋阵型。
随着指挥官的牛角号声划破天际,整支骑兵群像被无形的手攥住般骤然停滞。前蹄腾空的战马在半空划出优美的弧线,落地时坚硬的蹄铁在草皮上擦出火星。所有骑手保持着战术姿势:左手控缰,右手持兵器平举,突厥弯刀的月牙刃在阳光下折射出冷冽的光芒。战马喷着白沫的鼻孔急促开合,汗湿的皮毛在阳光下蒸腾起细雾,肌肉虬结的脖颈上,铜铃串随着呼吸发出细碎的声响。
扬起的尘土如金色的雾霭缓缓沉降,二十步外的灌木丛中惊起几只沙狐。为首的百夫长将马刀指向西北方,所有骑兵同时转动马头,铁蹄在草皮上踏出整齐的半圆。战马们不安地刨着蹄子,尾巴烦躁地甩动,颈间的青铜护颈甲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在短暂的寂静中,远处狼群的嗥叫隐约传来,与战马的嘶鸣交织成草原特有的战歌。
当最后的尘雾尚未散尽,草原的地平线上突然传来羯鼓般的蹄声。那匹肩高八尺的黑色突厥马如乌云压顶般掠过沙丘,鎏金鞍鞯在阳光下迸射出道道金线。马上骑士头戴黄金覆面盔,狼首纹皮甲下露出的锁子甲泛着幽蓝冷光,腰间镶嵌绿松石的革带悬挂着突厥弯刀与角弓。
\"可汗!\" 前排骑兵同时收缰转身,兵器在阳光下划出半弧。颉利可汗控马的姿态如雕塑般凝固:左脚前踏马镫,右膝微提抵住鞍鞯,右手虚握的马缰垂出优美的弧线。他缓缓摘下覆面盔,露出鹰隼般的眉骨与古铜色面庞,鬓角的狼首图腾在阳光下泛着暗红光泽。
正在山坡上逗弄金雕的文渊三人,看着眼前这架势,知道是阿史那咄苾,现在还是一个部落小可汗的颉利可汗到了。很快将成为东突厥汗国第十三任、也是最后一任大可汗。他是启民可汗第三子,历经隋末唐初风云变幻,以勇猛善战和野心勃勃着称,
继位后,颉利多次率军入侵唐朝边境,还与李世民签订 “渭水之盟”,勒索大量金帛后退兵。
想到此处,文渊不由得恶趣味陡升:‘要不要让这家伙和李世民提前见个面。嗯,这个想法不错。对了,还有李靖,有机会一定促成此事。不过,此时倒是可以吓唬这家伙一下。“文渊不怀好意的看着还在耀武扬威的颉利,在寅虎耳边低语了一阵。然后双手抱胸笑眯眯的看着坡下的五百杀气腾腾的骑兵。想想颉利将来在长安跳舞的样子,心里一阵恶寒。不过他还算是得到了善终。颉利被俘后押至长安,李世民赦免其罪,授予右卫大将军,封归义王,赐田宅安置。后来颉利病逝,追赠 “荒” 谥,以突厥习俗火葬,葬于灞水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