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科幻次元 > 生日裂痕未愈的母女伤 > 第193章 证据收集,真相逐渐浮出水面

第193章 证据收集,真相逐渐浮出水面(1 / 2)

我盯着屏幕上的聊天记录,手指在键盘上停了几秒,然后把那条“靠关系上位”的发言截图保存。时间是三天前,正是我接到演出通知的第二天。这个号比所有人都早一步知道消息,还提前在群里放话。

关毅走进来的时候,我把文件夹重新整理了一遍。他站在我身后看了一会儿,声音很稳:“技术组确认了,那个账号确实登录过b7-12测试机。登记人是徐若琳的助理。”

我没有回头,只是点点头。这已经不是巧合了。

“我们现在能做的,是把所有碎片连起来。”我说,“不只是这一次,而是她过去每一次出手的痕迹。”

他拉开旁边的椅子坐下,“你想怎么查?”

“从‘娱眼先知’开始。”我打开浏览器标签页,“它第一次出现是什么时候?做了什么?后来又参与过哪些事?如果它是工具,那背后一定有规律。”

他说:“可以调历史数据,但需要时间。”

“我们没多少时间。”我看着日历上标记的演出倒计时,“每多一天准备,他们就有更多机会散播谣言。我要让所有人看到,这些声音是怎么被制造出来的。”

他没再说话,拿起手机拨了个号码。几分钟后,一个穿着灰色工装的技术人员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平板。他是公司后台监测组的,平时很少露面,名字叫陈远。

“这是姜美丽。”关毅说,“她需要你协助梳理一组账号活动轨迹。”

陈远看了我一眼,点头坐下。他打开后台系统,输入权限码。“我已经看过初步数据。这个‘娱眼先知’三个月内发了十七条内容,其中九条涉及徐若琳的公关回应,另外八条集中在近期对你不利的信息发布。”

“节奏很准。”我说,“每次我有动静,它就冒出来。”

“不止是冒出来。”他滑动屏幕,“你看这里——三个月前徐若琳录音事故那天,凌晨一点四十七分,七个账号在同一分钟内发布澄清帖。文字不完全一样,但结构一致,像是模板改写。‘娱眼先知’是其中之一。”

我凑近看,“发布时间差不超过二十秒。”

“对。”他说,“而且这些账号从未互动,没有粉丝群,也没有私人社交动态。纯粹为信息发布存在。”

关毅问:“设备能追踪吗?”

“不能直接锁定,但可以通过指纹分析判断是否共用终端。”他点开一张图表,“这七个账号和‘娱眼先知’,在过去半年里,三次出现在同一Ip段下切换登录。操作系统特征显示,都是安卓机型,品牌为x系列,属于市场常见款。”

“但她助理用的就是那个牌子。”我说。

陈远抬眼,“这点我也注意到了。虽然不能百分百确定,但从行为模式和技术路径来看,高度关联。”

我把这些信息记进文档,新建了一个表格,横向列出时间、事件、账号动作、传播范围,纵向按日期排序。当表格填到第七行时,一条清晰的线浮现出来。

每次我获得重要资源或曝光机会,不到二十四小时,就会有类似“娱眼先知”这样的账号跳出来质疑我的能力,或者暗示我靠背景上位。

而每当徐若琳面临负面新闻,同样的账号群体会立刻集结,统一口径洗白。

两种操作,同一套手法。

我把这张表命名为“操控对照图”,导出pdF加密保存。

“现在的问题是。”我说,“只有数据,没人愿意站出来说话。”

陈远沉默了一会儿,“我可以证明这些账号的行为异常,也符合人为操控特征。但我不能公开作证。”

“为什么?”

“我是技术人员,职责是维护系统安全。一旦卷入艺人纠纷,会影响岗位独立性。而且……”他顿了顿,“我不想被当成告密者。”

我合上电脑,“我明白。你已经帮了大忙。”

他起身要走,我又叫住他。

“我不是想毁掉谁。”我说,“我只是不想再被蒙在鼓里。每一次进步都被当成漏洞攻击,我不怕竞争,但我想公平地站在舞台上。”

他看了我几秒,转身回来,在我的文档打印稿底部签了名字,写上日期和一句备注:“经核查,所涉账号活动轨迹存在非自然集中现象,技术判定为高概率人为组织行为。”

“这份报告只留档内部。”他说,“不会上传公共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