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越大,成则获益越巨!
查案本就是锦衣卫职责所在。
可是……这一次,查的是“失踪”的皇帝。
若这位三殿下得成大业,如今的锦衣卫都指挥使蒋某人,自然难再居其位。
届时,他周骥是否也能谋得一个锦衣卫都指挥使之职?
当然!
他的父亲是江夏侯。
归根结底,自己也是勋贵之后。
最有可能的前程,便是五军都督府中某一军的都督之位!
“殿下,自皇爷失踪以来,家父至今忧心如焚,寝食难安……”
“此事,末将定当竭力追查,绝不辜负殿下所托。”
“周统领有此忠心,本宫甚慰。”
朱允炆微微颔首。
此时,周骥猛然挥手,随行禁军立刻上前,迅速将茹瑞与秦文用的官袍剥下。
片刻之间,二人褪去朝服,仅余内里素白衣衫,双手被牢牢扣住。
堂堂一部尚书,转瞬沦为阶下囚徒。
秦文用面色如纸。
而茹瑞早已不顾体面,怒声喝骂:“三殿下,你凭空构陷,不过早有预谋……”
话未尽,已被周骥随手塞入一块破布,堵住口舌。
“押下去!”
随着两位尚书眨眼间被当作“罪囚”拖离殿外,
朱允炆目光缓缓转向詹徽——
“詹尚书,您以为,本宫此举,可还妥当?”
詹徽神色骤紧。
他明白,这是赤裸裸的警示。
詹徽默然无语。
良久,方一声长叹:
“国运动荡,内患未平,外忧又起……”
“的确……该有一位主事之人了!”
朱允炆眼中掠过一丝快意,旋即隐没。
“既然如此……明日朝会,不如便由詹大人主持?如何?”
话音方落,詹徽神情僵滞。
这一次,他沉默得更久。
他环视左右——刑部尚书杨靖、户部尚书、新任礼部尚书,以及左右都御史,还有齐泰、方孝孺等翰林学士……
他深知,这一回,或许大明的天,真的要变了。
明日朝会,才是真正天地翻覆之时。
一时间,詹徽忽然忆起,那日在接待外邦使臣的宴席上,那位来自“帖木儿汗国”的老者,曾遥指“朱允炆”,言其为“五龙”之一。
当时满朝皆觉荒唐可笑。
可如今?
何来荒唐?
再者,他又想起昔日那一场梦境之中,
那自称窥见“大明未来六百年”的蜉蝣道人!
众人其实只看到二百余年光景,却尽数视为虚妄,不过一场梦呓。
可眼下……
詹徽清晰记得,在那场预见未来的幻境里——
太子早逝,皇太孙杳无音信,先帝孤寂终老;而继位之君,正是建文帝朱允炆!
“莫非……这一切……皆是天命所归?”
他心中翻涌,却只能再度长叹:
“天命!难道真无可逆转?”
“大明第二代君主,竟真要于明日登台?”
“而本官,恰好成为这改易江山的奠基之人?”
“可是……”
他内心挣扎,不愿,不甘……
但茹瑞与秦文用的下场,就在眼前。
他……绝不想步其后尘!
最终——
詹徽低头俯首:“臣,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