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边,格物院门前。
一叶小舟轻轻靠岸。
紧接着,一道身影缓步登岸。
青衫素衣,身形挺拔。
这身装扮,京城已耳闻多日,却从未亲眼得见。
如今真实现身,竟令万众屏息。
金陵城上空,薄雾缭绕。
静。
静得如同时间停驻。
无人敢喘大气,无数双眼睛齐刷刷聚焦于那一点。
只见那人踏步从容,如寻常游人赏景般悠然。
万千视线加身,亦不改其淡然神色。
朱雄英自舟上走下,步伐沉稳,目光平和。
他并非为争辩而来,也非为炫耀。
心中默念:
“两个时辰内,完成格物院设立。”
此番现身,自有其深意。
一旦格物院成,“国富民强”第五阶段所聚之力,必将汹涌而至。
届时,东宫庭院中的两株异植,自会开花结果。
更重要的是——
第五阶将圆满。
能量充盈之际,他便可留下“指引”。
系统之核,终将牵引“老爷子”寻到自己。
唯有如此,他才能真正走出桃源空间。
那时,新学立根,格物有成,大势方启。
就在此时——
“是……是皇长孙!”
“那位就是皇长孙?!”
“天啊……毫无征兆,他竟回来了!”
街头巷尾,百姓失语继而哗然。
四周喧哗骤起,人群骚动如浪。原本茫然无措的众人,随着几句低语流转,目光齐刷刷转向一人。
“雄英!”朱标猛地从席间站起。
十年光阴如风掠过,这是他第三次见到自己的儿子。
第一次只是惊鸿一瞥,似梦非梦,转瞬即逝。
第二次本该相逢于母亲院落,可赶到时人已不见踪影。
这一次,毫无征兆地重逢于众目之下。
心口猛然一热,像是被什么击中,朱标喉头哽咽,眼中泛起微光,竟难以自持。
同一刻——
人群中一位老者身子轻颤,脚步前移,似要拨开人群而出。
但刹那间,他顿住身形。
大孙现身……
必与方才那场“小儿辩日”有关。
再等等!
再等片刻,我便现身不迟。
另一侧。
朱允炆浑身一震,脸色骤然苍白如纸。
双目圆睁,死死盯住前方那人,嘴唇微动,却发不出声。
“朱雄英!!!”
百官行列之中。
方孝孺神色微动,初露喜色,旋即面容沉静如铁。
练子宁紧握双手,眉宇间尽是凝重。
衍圣公孔讷瞳孔微缩,脸上闪过一丝慌乱。
连皇长孙都现身了。
难道今日【格物院】当真要立?
“大哥!”朱允熥腾地起身。
身后杨士奇与解缙对视一眼,眼中既有好奇,亦有振奋之色。
不只是他们。
街边百姓纷纷放下碗筷,仰头张望。
消息如风暴席卷四方,层层扩散,掀起滔天波澜。
朱雄英!
大明皇太孙。
失踪十载,昔日偶现一次,却被外邦祭司讥为“气运已绝”。
此后虽未露面。
却以无形之手,牵引国势变迁。
一文一武,两项国策。
如同血脉贯穿,将近年所有大事串联成局。
而此刻——
那位幕后执棋之人,竟亲自现身台前?
四下寂静无声,气氛凝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