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在纸上游走,宣纸上缓缓出现一行,银钩铁画的大字。
《水调歌头》
好字啊!
对诗词比较了解的观众,立刻反应了过来,水调歌头,这是一首词牌名。
没等众人思考,宋御继续笔走龙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从宋御落笔的第一个字起,众人的鸡皮疙瘩就悄然的升了起来。
尤其是谢砚洲,他嘴唇微颤的看着这上半阕。
宋御确实是在写月,但不是骄傲的明月,而是在举杯朝天,与月对话。
众人眼中,似乎出现了一个模糊的形象。
一张模糊的,喝的醉醺醺的脸,端起酒杯,对着天空喃喃自语:“又是一年人间的中秋,也不知在天上是何年何月。”
这语气,仿佛谪仙一般,既渴望超脱于尘世,又对仙界感到陌生与迷茫。
陆砺之倒更惊艳于后两句。
乘风归去呼应的是道家的羽化登仙,而琼楼玉宇,他以为代指的便是名利富贵。
世人皆想要高居云端,住在美玉砌成的楼宇中,却又怕受不住九天之上的寒冷。
而词中的人,在月光下翩翩起舞,欣赏着自己的影子,在这一刻,天上又怎能比得上人间呢?
宋御的笔触愈发迅速,衣袂拂过砚台,发出极轻的 声。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御的笔锋一顿,似乎在纠结着如何下笔。
而众人则如痴如醉的看着这个人,这首词。
徘徊着,踌躇着,没有睡意的人,看着天上的明月。
明月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吗?为什么总是在离别的时候,才格外的圆呢?
人的离合悲欢,似乎和月的阴晴圆缺一样,向来难以周全。
所以呢?遗憾就是人生的主旋律吗?
众人眼睛紧紧的盯着屏幕中宋御的宣纸,等待着他写的答案。
宋御轻轻落笔: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现场比深夜的街道,还要安静。
这种文学传递的力量,在反复的冲刷着灵魂。
这首在前世,几乎人人会背,每年中秋都会引用的一篇词。
这首在同行中,人人都会使用的一首词。
宋御为什么想要写这首词呢。
他其实可以写,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也可以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还可以写,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然而,这些同样流传千古的名句,却没有一个真正的道尽中秋之意。
这个世界的中秋,需要这首词。
这个世界的宋御,同样也需要。
他又怎能不将这首词拿过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