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的京都,在没日没夜得改装之中,沈文兴和白瑞等人,已经改装好10辆马车,这数量自然是远远不够。
白瑞从自己的影卫中选出几个动手能力强,跟着在一旁打下手,跟在沈文兴和沈希希身边培养出几个徒弟,后边改造马车的速度明显快了起来。
那30个纨绔,在沈希希残暴到毫无人性的处罚下,在无一人敢不听话。
后面就由秋雅郡主看管起来,这一批人在没有人不听话的,遇到个别有反骨的,两鞭子下去就老实了。
而袁秋,对于种田的学习,反倒是这一批人里面的佼佼者,学习的极快。
以前他不喜欢读书,就是不喜欢那些虚头巴脑的学问,华丽的辞藻,可等到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屁用没有。
现在却发现,到司农院说不定真是适合自己的地方,最近除了学习大棚和套种技术,还让袁老太师送来不少农学方面的书籍。
学的那叫一个专注,对于沈希希大棚和套种技术有了新的理解。
之前是只知道要这么做,为何要这么做却是不知道,带着许多的疑问,在看了不少农学的书,慢慢的找到了答案。
这段时间大司农白大人也会来这里,袁秋就将自己找不到的问题,请教白大人,这倒是让白大人有些惊喜,他发现袁秋居然是不错的苗子。
在袁老太师那边夸赞了袁秋好几次,甚至动了要收徒的心思,毕竟种地的学问也是需要有人去教授和传承的。
而这个事情和沈希希聊过,沈希希的表情却有些古怪。
“你们学种地这事还得收徒,那是不是不是徒弟就不教了,辛苦研究的学问,就要带到棺材板了?”
沈希希的话让白大人一脸的莫名其妙:“难道不是这样,辛苦研究的学问难道便宜了外人?”
白大人不解,大家不都是这样的么。
“难怪你们生产力如此的低下,知不知道什么叫做独木难支,你一个人就算再有能力,如果发挥不出作用,最后甚至没有传承下去,这不是浪费了么,人人都敝帚自珍,如何才能进步?”
这话让原本都已经想好了要收袁秋为徒的白大人一脸的懵,说的好有道理。
“可是,你的意思我应该传授给其他人……可是这……”传给别人也得要别人愿意呀,农学一向不受重视。
“你当然可以收袁秋为你的弟子,同时不知道白大人介不介意多收一些学生,就像是夫子那般,传道授业解惑呢,咱们可以每日,如白大人你下职后过来讲一节课,说一说农学知识,你看如何。”
沈希希的话,让白大人一时无言,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白大人你想想,咱们这里除了那30个纨绔,还有108个伤兵,这其中不少都是农家子弟,虽然没读多少书,但是农学方面只怕学起来还比那30个纨绔更快呢,我弄个扫文盲的班请个夫子教他们写字看书,白大人您在教导一下农学,你说说,为了农学的进步,咱们是不是该壮大一下队伍呢!”
“白大人你可是司农令,若是连你这个司农部最大的官都不在意农业以后的发展,唉,以后只怕还是会有很多人会继续饿肚子的!”
沈希希见这人一声不吭的,还以为这人是不愿意呢,不由叹气,算她多事了。
这毕竟是古代,她的想法还是太超前呢。
“不,你说的太对了,我总算明白我长久以来的郁郁不得志是从哪里来的了!”白大人的眼中却带着惊喜,看向沈希希,如看到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