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沈家村,这几日都在忙着秋收,今年的产量只有往年的三分之二。
沈大山家的二茬稻,因为有沈希希开小灶,时不时的往田里投放空间灵泉水。
加上后期每日用小拖车拖水,浇水充足,沈大山家的稻谷,竟然后来者直追而上,在其他家完成秋收的后的这几天,看着稻子已经渐渐饱满起来。
再过七八天,就能采收了。
“这稻子,竟然只比第一茬的晚了十来天而已,而里正那边的稻子,将稻子坏掉的清理后,现在也已经开始灌浆了,在过大半个月也能收获了,可见二茬稻是确实可行的,现在就将成果八百里加急送到京都将情况说明!”
白大人将老早挖出放在陶盆中养着的二茬稻,搬了起来,急忙写了一封信,要送往京都。
“南园府二茬稻已经施行,现在各家各户都留桩,养二茬稻,想来第二茬能够弥补第一茬的部分损失,若是运气再好一点,怕是还能增产不少!”
白大人看着旁边的县令:“到时候谭县令的功劳也少不了了,不过关于沈家的事情,咱们还是想一下如何说!”
“这事下官之前找沈宏聊过,倒是个有志气的,不肯要侄女的功劳,我看不如就按照他意愿来吧!”
谭县令眼中满是喜色,这样的年景他别说升迁了,不被罢黜就已经是很好的结果。
哪里会想到还能有如此造化。
“行,本官也是这般考虑的!”两人相约到了山脚下的屋子,开始写信!”
沈家村这边不知是不是风水好一些,还是因为浇水比其他村子方便,这稻子成熟都要早许多。
两人需要尽快将事情上报上去,这样时间赶得及的情况下,可以将二茬稻的技术向其他府推广出去,那可就是难以想象的功德。
而在南园府城内,沈青青的身边走着一个书生。
姓谭,是谭县令的隔房亲戚,若不是看在这个面上,以沈知秋的德性,如何会愿意将女儿嫁给这样穷酸的人家。
“青青,你不是说,你那二哥在府城有个铺子么,不如带我去看看,也好认一认亲戚,多走动走动!”
沈青青脸色有些不好看,她也没想到,不过几天时间,她爹就收了10两的彩礼,只让她收拾了几件衣服,啥都没有给她,就让她大哥,送她去了谭秀才家。
两人酒宴都没有,她当时穿了件之前半新的粉色衣服,头上找了个红布盖上,就在村里人看热闹下,什么拜天地,拜高堂,在夫妻对拜一下,就这么的成亲了。
这个婚礼简陋的就像是个笑话,她一向觉得自己是秀才家的闺秀和村里的野丫头不同。
可如今这婚礼告诉她,她和其他的村里姑娘没什么不同,甚至还比不上陈水芹。
可是,她根本不能反抗,留在家中原本疼爱她的父亲如今入不敷出之后,越发的变得怪异,对她也是非打即骂,她才明白,原以为的疼爱都是假的。
一夜过后木已成舟,她不得不面对现实,接受了已经嫁给一个穷酸秀才的事实。
到了沈家食铺门口,沈青青的目光带着迷茫,看着热闹非凡的铺子,比她想象中的不知道大了多少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