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惊变与暗影(2 / 2)

为什么要绑架她?!

是为了钱?还是……因为她发现了什么不该发现的秘密?

那个“林枫”的影子再次闪过脑海,让她不寒而栗。

与此同时,燕京西山,王家大宅。

气氛庄重而压抑。王砚亭正在书房接待一位重要的客人,谈论着一些关于海外资源投资的宏观议题。

假王珏,或者说,现在几乎已经被王家核心层默认“侥幸生还”的王珏,垂手肃立在王砚亭的身后侧方。他穿着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头发梳理得一丝不苟,脸色依旧带着一丝失血后的苍白,眼神低垂,显得异常恭顺、安静,甚至有些懦弱,与从前那个嚣张跋扈、眼高于顶的王家长孙判若两人。

从南城“逃”回燕京至今,他经历了数轮严酷到极致的盘问和试探。

最初,王砚亭和张伯谦对他的“死里逃生”抱有极大的怀疑。他们详细追问南城行动的每一个细节,试图找出漏洞。假王珏按照赵泰安和福伯精心编织的剧本,断断续续、惊魂未定地回忆着,言语间充满了对赵山河和秦琉璃的刻骨恐惧与仇恨,细节之处完美契合了王家掌握的部分情报,甚至还能“补充”一些王家不知道的、看似合理实则误导的惊险片段。

随后是心理评估和测谎。假王珏表现出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情绪极不稳定,时而沉默麻木,时而歇斯底里,对“赵家”、“医院”、“枪声”等词汇反应剧烈。高级测谎仪的数据经过顶尖专家分析,显示他在关键问题上没有说谎迹象——这背后,自然有赵泰安动用极其隐秘资源提供的生物反馈干扰技术的功劳。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是生物学上的终极验证——dNA检测。

王砚亭生性多疑,即便前面所有环节都看似无误,他依然秘密采集了“孙子”的血液样本,与存档的王珏幼年时因病留下的组织样本进行比对。

这个过程,堪称假王珏面临的最大危机。然而,赵泰安和福伯的谋划之深远,超出了王家的想象。他们早已通过特殊渠道,对那份珍贵的存档样本进行了极其隐秘的、分子层面的“修饰”,使其与假王珏的dNA特征完全吻合。这项技术代价巨大且风险极高,但为了将这枚棋子打入王家核心,赵泰安认为值得。

当张伯谦将那份显示“匹配率99.99%”的检测报告无声地放在王砚亭的书桌上时,书房内长达数分钟的死寂,宣告了假王珏的真正“回归”。

自此,王砚亭眼底最后一丝疑虑终于散去。虽然这个孙子变得沉默寡言、胆小怯懦,再无往日锐气,让他有些失望,但毕竟是王家血脉,而且经历了如此大难,性格有所改变也属正常。重要的是,他对赵家的仇恨是做不了假的,这反而让王砚亭觉得更容易掌控。

此刻,假王珏低眉顺眼地站着,努力扮演着一个惊弓之鸟的角色,内心却冰冷如铁。他知道,自己初步站稳了脚跟。今天能被允许站在爷爷身后参与会见重要客人,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爷爷开始重新将他纳入权力视野,即便只是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

他要的就是这个机会。低调,顺从,慢慢消除戒心,然后才能等待和创造致命一击的时机。

书房里的谈话在继续,假王珏如同一个安静的影子。

而城市的另一端,黑暗的绑架车厢里,林书薇的噩梦,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