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长沙下起第一场雪。
细雪如絮,无声飘落,覆在开福寺的青瓦上,压弯了屋檐的铜铃。金富贵站在石阶顶端,肩头积雪,不化。
他左手戴镀金手串,金光在雪色中显得黯淡,珠子表面已有细微划痕,红绳磨损,泛出毛边。右手紧握小金貔貅,金属棱角硌进掌心,留下四道浅白印痕。
他不再怨天尤人。
他明白,黄金不是护身符,而是照妖镜——照出人心贪婪,也照出自己愚昧。
他已经彻底放弃了一夜暴富的幻想,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到处炫耀自己的财富。现在的他,每天依旧忙碌地跑着外卖、开着网约车,过着平凡而又充实的生活。
然而,与以往不同的是,他会在每次赚到一笔钱后,毫不犹豫地拿出其中的 20%,前往金店购买 1 克黄金。这已经成为了他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一个坚持。
他购买的并不是那些精美的首饰,也不是沉甸甸的金条,而是最基础的投资金豆。这种金豆每颗重量刚好 1 克,纯度高达 99.99%,价格完全透明,而且每天都会随着国际金价的波动而变化。
他买来后,不戴,不晒,只锁进老家的铁皮箱,埋在祖屋地基下。
每年清明,他回乡一次,开箱清点:
100克、200克、500克……十年如一日。
他不再相信“黄金招贵人”,只信“黄金是最后的信用”。
“钱会贬值,房会跌价,股票会崩盘,只有黄金,五千年来,从未归零。”
他开始深入研究《货币史》《周易·系辞》《道藏·金丹篇》等书籍,试图从中探寻出一些关于财富和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