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不受禄……”于四临为难。
唐伊人想着前世这个于四临是个清官,反正在她死的时候,他已经爬到了二品位置。虽然中途他受过不少磨难,遭遇了几起几落,好歹最终还是得到了重用。她前世甚至非常佩服他,因为只有他敢说真话,是朝廷出了名的直臣。
“于举人一字难求,不如为我们店写一副字吧?”唐伊人说道,“这样也不算是无功不受禄了。”
“好,那就叨扰了。”于四临在宋璃川的搀扶下进了店铺。
“爹、娘,于举人这里有我和夫君照看着,你们继续忙你们的。”唐伊人说道,“后院那些酒我和夫君等会儿再处理。”
唐大河和汤氏散开,一个继续擦擦桌子椅子,一个开始招呼进门的客人。
于四临吃了饼,喝了水,舒服了些。
唐伊人知道他会不自在,便准备了文房四宝,对于四临说道:“你先歇会儿,有力气了再写,实在没力气下次来再写。我们继续忙我们的事情了,就不陪你了。”
唐伊人和宋璃川回了后院,继续把那些酒搬到酒窑里存放着。
等他们忙完了再回到前面的店铺,却看见于四临正在柜台前为汤氏和唐大河理账。
“于举人不愧是读书人,这账目到了你的手里就变得清清楚楚了,我和我男人这两天愁得哦,皱纹都多了两条了。”
唐伊人这才发现自己忽略了汤氏和唐大河对账目的管理能力。如果只是让他们卖卖东西,收收银子,当然没有问题。可是,这其中还涉及到算账、记账、与各店铺之间的合作,要是来了一笔大单,还得写契书作为交易的凭据,这些他们都没有办法完成。
她的主要重心还是在酿酒上,因为这件事情只有她能完成。她没有办法天天守在店铺里,所以店里需要有人管理账目。
“夫君,你说咱们把于举人留在这里给我们做个账房先生,他会同意吗?”唐伊人问宋璃川。
于四临的人品是信得过的,他就是因为性格太耿直,那些年才会几起几落。他的能力也是信得过的,毕竟他的才华在温书玉之上。前世温书玉之所以能考上状元,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除了他本身苦读了些年,也是提前在京城造了势,让他的才名远扬。于四临就不一样了,他不喜欢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甚至在答考卷的时候,也因为写得太毒舌,引起了批阅卷子的考官的争论。
最终力挺于四临的清臣还是输了一筹,被支持温书玉的那批文臣抢了头名。要论真才实学,温书玉未必赶得上他。
当然,这也是她机缘巧合之下听几个官家女眷在那里说八卦的时候才听说的,当时她已经是官家夫人了,于四临刚升为三品。
根据这个时间段来看,于四临正是最艰难的时候。他是寡嫂带大的,最近寡嫂染上了重病,要是没有银子医治的话,撑不过这个冬天。前世于四临没有救回寡嫂,那成了他一个心结。
如果她帮于四临度过这个难关,也算是与他结了个善缘。从前世的时候她就知道,适当给自己找个靠山才能在这个世道立足。如果只是普通老百姓,挣再多的银子都没有办法守住。如今一个未来的大官主动送上门让她结交,她当然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咱们店里的确需要账房先生,要不然岳父岳母怕是会很辛苦。”宋璃川说道,“我去问问他,看他有没有这个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