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大殿深处,那尊沉寂了不知多少岁月的古炉,此刻正散发着微不可察的莹莹之光。
炉内,并非炽热火海,而是一片迷蒙如星云般的空间。江易辰的元神虚影盘坐其中,比之前凝实了少许,五官轮廓依稀可辨,不再是纯粹的光影。他面前,悬浮着几样物事——正是林昊等人从古修洞府带回来的那几样看似不起眼的材料:一块色泽暗淡、布满孔洞的“朽木”,几颗灰扑扑、毫无光泽的“石子”,以及一截干枯发黑、仿佛一触即碎的“藤蔓”。
林昊恭敬地侍立在一旁,大气不敢出,目光却紧紧盯着那几样东西,带着好奇与期待。他知道,这些东西在师祖眼中,绝非凡品。
“呼——”
江易辰的元神虚影,轻轻吐出一口并无实质的气息,那气息却引动了炉内微薄的灵气流转。他的眼神,带着一种阅尽千帆后的沧桑与洞察,落在那些材料上。
“后世修士,只知灵力充沛、宝光熠熠者为佳,却忘了天地造化,神物自晦的道理。”他低声开口,声音直接在林昊的心神中响起,带着一丝淡淡的感慨,“这块‘朽木’,非木,乃‘地脉淤结之气’历经万载沉淀,偶遇地心一点纯阳之火灼烧,去其芜杂,留其精粹所化。其性中正平和,能纳魂、养魂,更兼一丝纯阳根基,对于温养残魂,乃是不可多得的圣品。尔等所见其暗淡,实则是其内蕴精华丝毫不外泄之故。”
林昊闻言,心头一震,仔细看去,果然感觉那“朽木”上的孔洞,似乎暗合某种玄奥的韵律,隐隐与周围的地脉之气有所呼应。
江易辰的目光又转向那几颗“石子”:“此物名‘沉魂玉髓’,非石,乃上古战场,或是大能坐化之地,无尽魂能与大地元磁交织,历经漫长岁月挤压凝练而成。其质至阴至寒,却能镇魂安神,防止魂力逸散。对于我这般状态,有固本培元之奇效。只是表面被一层阴秽死气包裹,需以特殊手法洗练,方能显露其玉髓本质。”
最后,他看向那截干枯的“藤蔓”:“至于此物……倒是有些意思。它并非植物,而是一种名为‘噬魂妖’的古老魔物死亡后,其核心触须所化。此物能吞噬魂力,本是凶物,但物极必反,若能以秘法将其中的吞噬特性逆转、纯化,便可转化为滋养、壮大魂力的‘补品’。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破而后立,便是此理。其中风险与机遇并存,寻常丹师、修士,绝难驾驭。”
林昊听得心驰神往,同时又感到一阵后怕。这些材料,若非师祖点明,他根本看不出丝毫神异,更别提那“噬魂妖触须”竟是如此凶险之物。他再次深深感受到自己与师祖之间那无法逾越的见识鸿沟。
“材料已备,虽不齐全,但改良那基础的‘养魂液’,已是绰绰有余。”江易辰不再多言,元神虚影抬起略显透明的手指,凌空一点。
嗡!
古炉内部,那微弱的星云之光骤然亮起,一丝极其细微,却精纯无比的淡金色火焰,自炉壁之上升腾而起。这火焰,并非地火,而是江易辰凭借残存的一丝本源丹火,结合这古炉残存的道韵,勉强催生而出。
“去。”
随着他心神引动,那块“朽木”首先飞入淡金色火焰之中。火焰并非炽烈燃烧,而是如同温柔的流水,缓缓包裹住朽木,一丝丝渗透进去。奇妙的事情发生了,那暗淡的朽木,在火焰的灼烧下,非但没有化为灰烬,反而表面的孔洞中开始渗出点点晶莹的液珠,液珠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异香,闻之便觉神魂一清。
这便是“地脉魂胶”,朽木的精华所在。
紧接着,那几颗“沉魂玉髓”也被投入火焰旁侧,江易辰操控着火焰分出一缕,极其小心地灼烧着玉石表面的灰暗杂质。嗤嗤轻响中,一丝丝黑气被逼出,随即被淡金色火焰净化。很快,灰扑扑的石子变得温润如玉,内部仿佛有幽蓝色的光华在缓缓流淌,散发出清凉安宁的气息。
最后,轮到那截干枯的“噬魂妖触须”。江易辰的神色也凝重了几分。他操控着主火焰继续提炼“地脉魂胶”和温养“沉魂玉髓”,同时分出一缕比发丝还细的火线,如同最精巧的手术刀,开始剥离触须表面那层干枯的外皮。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对魂力的操控要求达到了巅峰。林昊在一旁看得目眩神迷,他能感觉到师祖那微弱魂力所化的火焰中,蕴含着他无法理解的玄妙道韵,仿佛在演绎着生与死、吞噬与滋养的法则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