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天炎丹尊 > 第593章 古籍寻踪

第593章 古籍寻踪(1 / 2)

丹经阁内,灯火通明,取代了清冷月光。林昊独自一人伏在宽大的玉台上,两部古籍——《万壑草异志》与《幽冥杂录》残篇——摊开在他面前,空气中弥漫着陈旧书卷与淡淡灵草混合的特殊气息。

他的心神完全沉浸在了那些古老而晦涩的文字与图案之中。指尖划过《幽冥杂录》上关于蚀魂草那残缺不全的描述,每一个字都反复咀嚼,试图从中榨取出更多有用的信息。

“性阴寒…生于古战场、怨魂积聚之地…对九幽阴煞之气有异乎寻常之微敏,近乎共鸣…”

“或以之佐辅,窥探阴煞流转之迹,未为不可。”

“窥探…流转之迹…”林昊喃喃自语,眼中闪烁着思索的光芒。师祖的指引绝非无的放矢,这蚀魂草的关键,就在于“感应”与“窥探”二字。直接驱除魔气艰难,但若能清晰“看到”魔气在伤者体内的运行轨迹、聚集之处,甚至其与宿主生机灵力的交互方式,那么寻找驱除之法便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能否炼制一种药散,利用蚀魂草的这种特性,让使用者能够短暂地“感知”到魔气的存在?

这个想法让他心跳加速。若真能成功,不仅对救治那名重伤弟子有巨大帮助,未来宗门弟子在外巡查、与魔道交锋时,也能提前预警,避免被偷袭,意义重大!

然而,蚀魂草在正统丹道中几乎被视为废物,甚至是不祥之物,从未有过以其为主药或重要辅药的正经丹方记载。一切都需要他自己去摸索、尝试。

他首先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蚀魂草的药性。林昊起身,再次扎入浩瀚的书海。这一次,他有了明确的目标。他不仅查找与蚀魂草直接相关的零星记载,还大量翻阅那些论述药性阴阳调和、气息感应、乃至一些偏门追踪、显形类药散的原理典籍。

时间在书页翻动声中悄然流逝。窗外天色由暗转明,又渐渐染上暮色。林昊却浑然不觉,他的识海中,无数知识碎片正在碰撞、重组。

他了解到,蚀魂草之所以能干扰魂识,是因为其蕴含一种独特的“阴魄磁场”。而这种磁场,对同属阴寒性质的九幽魔气,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吸引或共振。这印证了《幽冥杂录》的说法。

他又从一部名为《气机导引疏》的古老经络学典籍中得到启发,或许可以加入一些具有“导引”特性的温和辅药,将蚀魂草的感应效果,引导至修士的灵觉或特定法眼之上,而非让其杂乱无章地干扰心神。

“主药:蚀魂草,取其‘阴魄磁场’感应之效。”

“辅药一:清心三叶莲,宁神静气,中和蚀魂草对魂识的干扰副作用。”

“辅药二:流萤石粉,微量,性温和,有微弱导引灵识之效,或可作为感应桥梁。”

“辅药三:无根之水,调和诸药……”

一个初步的、粗糙的药散配方雏形,渐渐在林昊的脑海中勾勒出来。他将其暂命名为“探魔散”。

但这仅仅是理论推演。蚀魂草的药性极难掌控,用量稍多,可能未探魔先伤己;用量不足,则效果不显。辅药之间的君臣佐使配伍,更需要反复权衡。

就在他陷入沉思,对某个药性冲突环节百思不得其解时,脑海中忽然灵光一现,仿佛福至心灵。一段模糊的、关于如何平衡阴魄磁场与生灵灵觉的意念碎片,无声无息地流淌过他的心神。这意念带着一种古老的韵味,并非具体的丹方,更像是一种高屋建瓴的调和理念。

“是师祖!”林昊精神一振。虽然那意念模糊不清,却如同在他阻塞的思路中打开了一扇窗,让他瞬间明白了关键所在——不能强行压制蚀魂草的阴魄磁场,而应像疏导河流一般,为其建立一个温和的“通道”,将它的感应之力引导向特定方向。

他立刻提笔,在玉简上修改配方,加入了少量具有“灵犀通透”效用的“通明草”,并调整了清心三叶莲的比例。

配方雏形既定,接下来便是实践。林昊收起心得玉简,起身走向丹经阁的深处。那里有专门连通宗门药圃的传送阵,可以申请调用药材。

“蚀魂草…”药圃的值守长老听到林昊的要求,皱起了眉头,“宗主,此草阴晦,库房中存量极少,且多年无人问津,恐怕药力流失严重。您确定要用它?”

“确定,有劳长老尽快取来,另备清心三叶莲、流萤石粉……”林昊报出所需药材。

很快,几份药材便送到了林昊位于主峰的个人炼丹室。林昊屏退左右,开启了丹室的防护禁制。

他首先拿起那株灰黑色、叶片如同扭曲鬼脸的蚀魂草,入手冰凉,甚至能感受到一丝微弱的、试图钻入皮肤的阴寒气息。他小心翼翼地将一丝灵力探入,仔细感知其内部那独特的“阴魄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