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日,天炎宗丹堂颇为热闹。并非什么盛大典礼,只是一年一度的丹堂内部小比。参赛者多是丹堂下属的外门弟子和少数内门弟子,旨在检验弟子们一年来的丹道进境,激励后学。
以往,这等比试与江易辰毫无关系。但今时不同往日,他已是筑基修士,更在丹道一途上有了长足进步和独特感悟。陈师兄伤愈后,便极力劝说他参加。
“江师弟,你丹术精湛,正该借此机会崭露头角。若能入得某位长老法眼,日后资源、庇护都会方便许多,那张恒也不敢再轻易动什么心思。”陈锋言辞恳切,句句在理。
江易辰略作思忖,便应了下来。一直藏拙并非长久之计,适度展现价值,才能赢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和话语权。丹堂小比,正是一个合适的舞台。
小比场地设在丹堂前广场,数十尊制式丹炉依次排开。主持者是一位面容古板的丹堂执事,裁判则是几位资深的内门丹师和一位须发皆白、闭目养神的丹堂长老。
比试内容并不复杂:在规定时间内,炼制一枚指定的二阶丹药——“凝火丹”。此丹是筑基期修士常用的辅助修炼丹药,能凝练火系灵力,炼制难度适中,最能考验丹师的基本功、控火能力以及对火候的把握。
参赛弟子约有三四十人,大多神色紧张。江易辰混在其中,毫不起眼。他甚至能看到不远处几个曾经嘲笑过他是“废丹房杂役”的弟子投来的不屑目光。
他并不在意,静心凝神,等待开始。
“时辰到,开炉炼丹!”执事一声令下,众弟子立刻行动起来。
霎时间,广场上地火升腾,热浪滚滚。弟子们纷纷将准备好的药材投入丹炉,手法各异,但大多中规中矩,遵循着教科书般的步骤。
江易辰却不慌不忙。他没有急于投药,而是先以灵识细细感知了一下丹炉与地火的衔接状况,调整了数个微小的节点——这是他从古法中学到的“暖炉”技巧,能让炉内热力分布更加均匀。
随后,他才开始处理药材。他的动作行云流水,看似与旁人无异,但若是有高明丹师仔细观察,便会发现他提炼药液时,火焰的温度变化极其精微,总能卡在药性活性最高的临界点上,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药力。
投入主药后的融合阶段,才是他真正展现与众不同的时刻。
其他弟子大多是催动地火,以稳定的温度进行融合。而江易辰双手法诀变幻,操控着地火时而如浪潮般汹涌冲刷,时而如细丝般缠绕渗透,时而又分出数股强弱不同的火流,对药液中不同性质的成分进行区别对待。
这种动态的、富有层次感的控火手法,立刻引起了那位一直闭目养神的丹堂长老的注意。他微微睁开一丝眼缝,浑浊的目光中闪过一丝讶异。
“此子控火之术……有点意思。”长老心中微动,却并未声张。
江易辰全神贯注,沉浸在炼丹之中。他将一丝从古法中领悟的“聚灵”理念,融入最后的凝丹环节。手法依旧是以《太初衍丹经》为基础,却多了几分古朴自然的韵味。
当大部分弟子还在紧张控制火候,或已是满头大汗、炉内波动不稳时,江易辰已然完成了所有步骤,丹炉一震,炉盖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