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界自成新天第三万三百日,太和树三千道果同时褪去华光。并非道法衰退,而是诸天万道迎来\"归墟时刻\"。武道金穗颗粒自发崩解成基础道纹,仙道玉实灵韵返璞归真,整片星田仿佛化作万法终结之地,每株作物都在演绎道法生灭的终极玄奥。
月清瑶晨起对镜时,铜镜映出骇人景象——镜中她万载修行的太阴月华,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归返太初。老农周大山掌中药锄褪去宝光,锄尖点地处却自然显化\"有生于无\"的道韵。盲眼婆婆虽目不能视,却清晰感知纺车线正织就\"归墟图\",图中显现万物终结的终极道境。
\"万法归墟,生生不息。\"
玄玑古仙本命拂尘化作点点星光,在虚空勾勒出归墟卦象。太和树根须从诸天万界悄然收回,末端带着轮回尽头的寂灭气息;武道金穗颗粒在罡风激荡中重归混沌;仙道玉实灵韵洗尽铅华,露出空无本质。
南渐正在调理周天,忽感道基归于极致空明。内视之下惊见青帝本源重归虚无,丹田道种表面万法道纹尽数湮灭,化作最初的空无之境。更玄妙的是感知蜕变——目之所及能见万物终末,耳之所闻可听寂灭天音,手之所触能感归墟玄机。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虚空浮现归墟道影,形貌模糊如万物终末,周身流转着天地归寂的终极道韵。道影轻拂衣袖,太和树道果褪去所有存在痕迹,露出空无本质;武道金穗颗粒散尽一切形态,重归未发之机;仙道玉实灵韵归于太虚,显出无用之大用。
月清瑶本欲祭出月华镜,却发现镜中已无物可照。老农周大山想展农经,经页却化作无字天书。盲眼婆婆纺车停转,车轴自然呈现有无之辨。三位古仙相视无言,各自散去执念,重归遇见南渐前的本真状态。
南渐七窍不再渗血,反而透出太虚般的纯净气息。他不再执着道法存灭,任由太和树在归墟中自然寂灭,武道金穗在空无间自发湮灭,仙道玉实在终结中重归太初。每处道法痕迹的消散,都成接近大道的阶梯。
当万法尽归虚无时,南渐灵台闪过开天辟地前的画面。那是一片混沌未分的景象,没有光暗,没有生死,唯有最原始的存在本身。这最本质的感悟,竟在万法归墟时凝成太初道种。
\"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南渐长啸清越如太初之音,将毕生感悟归于虚无。道种萌发时,太和树重抽新枝不带形质,武道金穗再结颗粒不显气象,仙道玉实新生灵韵不露痕迹。那些被刻意修炼的道法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化作最本源的创生之力。
第七日黎明,归墟道韵自然流转。太和树新枝呈透明色,每片叶子都带着天地未生时的纯净。武道金穗颗粒内部凝聚着未发之机,轻轻摇曳便能引动创生之力。仙道玉实灵韵蕴含着太初智慧,每滴都带着无中生有的真谛。
月清瑶取晨露洗目,竟能看透存在本质。老农周大山观察穗粒纹理,创出\"无用之用\"的耕心之法。盲眼婆婆用最原始的麻线织布,布匹天然形成生生不息的阵图。阿圆带领孩童用空杯盛水,竟能感知太初道韵。
正当众人感悟时,星田深处自然生变。九口灵泉涌出\"太初之水\",水中带着天地未分时的本源气息。泉水所到之处,作物同时呈现存在与虚无两种状态,太和树枝叶半实半虚。整片星田在归墟间达成终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