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陛下,您的奏折上热门了! > 第16章 凯旋大典策划:蹦迪还是阅兵?

第16章 凯旋大典策划:蹦迪还是阅兵?(1 / 2)

乐瑶那句“陛下特意强调…此方案,需融入‘破敌神曲’之精髓,体现‘节奏感’之奥妙…不得…有误。”还在江屿白耳朵里嗡嗡作响,像被捅了马蜂窝。他抱着破包袱,脚底下像踩着棉花,被乐瑶领进了这间新挂上“宫廷礼乐院”牌匾的大殿。

殿内倒是宽敞明亮,就是空旷得能跑马。几张紫檀木大案拼在一起,上面孤零零地摊着乐瑶带来的那本厚得能砸死人的《凯旋大典仪程预案》。空气里飘着一股新刷油漆和旧木头混合的怪味儿,阳光透过高窗照进来,能看见细小的灰尘在光柱里跳舞。

“周老…还没到?”江屿白清了清干得冒烟的嗓子,试探地问。他实在不想跟这位清泠泠的乐师单独待着,压力太大,总觉得自己下一秒就要原形毕露。

乐瑶正小心翼翼地将那本预案在案首摆正,闻言动作顿了顿,没回头,声音平平:“周老那边…可能还需稍待。” 她想起太学府传来的消息——周墨宣大人因在庭院中“慷慨陈词”过甚,一时气闷,需要静养半日。这“慷慨陈词”具体是什么,传话的小太监表情诡异,语焉不详。

江屿白刚想松口气,找个角落缩着研究他的黑石头,殿门口的光线就被一个高大的人影堵住了大半。

王猛将军那标志性的大嗓门带着点回音就砸了进来:“哟呵!江协理!乐协理!挺早啊!这地儿够敞亮!就是少了点人气儿!” 他一身锃亮的明光铠还没脱,走路哐当哐当响,跟移动的兵器架子似的,身后还跟着两个同样盔甲鲜明的副将。他大马金刀地往案前一坐,震得那本厚预案都跳了一下。

“王将军?”乐瑶吃了一惊,微微蹙眉,“您这是…”

“嗨!陛下的旨意!”王猛大手一挥,震得空气嗡嗡响,“说啥凯旋大典,咱行伍出身也得参与意见!体现那个…军民鱼水情?反正就是露脸的事儿!咱老粗不懂那些弯弯绕绕,陛下说了,让咱来听听,有啥力气活儿,包在咱身上!”他拍了拍胸甲,发出沉闷的“哐哐”声,又意有所指地看向江屿白,“江小子,哦不,江协理!你那个‘捅王八裆’的劲儿,可得给咱整点提气的玩意儿!”

江屿白嘴角抽了抽,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这黑历史算是过不去了!

乐瑶的脸色更白了,陛下这到底是要搞哪一出?让一群武将参与礼乐策划?她仿佛已经看到编钟旁边杵着几个敲战鼓的大老粗了。

殿内气氛正诡异着,门口的光线再次被遮挡。这次不是高大,而是带着一股沉重的、令人窒息的威压。周墨宣来了。

他穿着一身浆洗得一丝不苟的深紫色太学官袍,脸色比官袍的颜色还要沉几分,透着一股大病初愈的青白。花白的胡子似乎也没往日那般精神抖擞,微微耷拉着。他走得很慢,每一步都像是踩在烧红的铁板上,由一个小太监小心翼翼地搀扶着。那双平日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此刻半眯着,眼下一片浓重的乌青,目光扫过空旷的大殿,扫过案前的王猛和江屿白,最终定格在乐瑶身上,眼神复杂得像一团乱麻,里面糅杂着痛心、失望、还有一丝…认命的疲惫。

他没有说话,只是在小太监的搀扶下,走到主案后那张明显是为他准备的、铺着厚厚软垫的太师椅前,缓缓地、极其沉重地坐了下去。坐下后,他长长地、无声地吁了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然后闭上了眼睛,枯瘦的手指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

整个大殿落针可闻。王猛将军张了张嘴,看着周墨宣那副下一秒就要驾鹤西去的模样,愣是把嗓门憋了回去,只敢用眼神示意江屿白:这老学究咋了?被雷劈了?

江屿白缩了缩脖子,用口型回:被…被我气的?大概?

乐瑶垂着眼,大气不敢出,心里默默计算着离三日之期还有多久。这开局,比陛下弹棉花还令人绝望。

最终还是王猛这粗神经打破了死寂。他挠了挠头盔下的短发,发出刺啦刺啦的声音,对着闭目养神的周墨宣,尽量把声音压得“轻柔”些,听起来像砂纸打磨木头:“咳…周老?您…歇好了没?咱是不是…该开始了?陛下那头…还等着回话呢。” 他指了指案上那本厚册子,“那啥…预案?”

周墨宣的眼皮猛地掀开,浑浊的眼珠里射出两道带着血丝的厉光,吓得王猛往后一仰。他看也没看那预案,仿佛那是什么不洁之物,声音嘶哑干涩,像是破旧的风箱:“开始?哼…礼崩乐坏,纲常颠倒,还有何‘礼’可议?有何‘仪’可循?” 他这话是冲着空气说的,但字字都像小刀子,嗖嗖地往江屿白和乐瑶身上扎。

乐瑶的头垂得更低了。江屿白则悄悄把怀里的破包袱抱紧了些,感觉那黑石头隔着布都烫手。

王猛可听不懂这些弯弯绕,他只听懂了“礼崩乐坏”,顿时急了:“哎哟喂周老!这话可重了!啥崩不崩坏的!咱打了胜仗,陛下高兴,搞个大典热闹热闹,让百姓们也跟着乐呵乐呵,这不挺好?您老学问大,给出个章程,咱当兵的照办就是!保管给您整得…那个…庄严肃穆!” 他搜肠刮肚,终于想起个应景的词儿。

“庄严肃穆?”周墨宣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布满血丝的眼睛死死盯住江屿白,那眼神恨不得把他生吞活剥了,“与这等…这等以鬼魅之音亵渎战场、媚上惑君之徒同列,谈何庄严肃穆?!” 他枯瘦的手指颤巍巍地指向江屿白,气得胡子都在抖,“他懂音律?他懂礼仪?他只会敲盆!只会嚎叫!只会…只会‘捅王八裆’!” 最后几个字,周墨宣几乎是吼出来的,苍老的声音劈了叉,在空旷的大殿里回荡,带着一种悲愤欲绝的滑稽。

王猛身后的副将没憋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赶紧捂住嘴。王猛也憋得满脸通红,肩膀直抖。

江屿白脸皮再厚,被当众处刑“捅王八裆”,脸上也挂不住了,火辣辣地烧。他梗着脖子,试图辩解:“周老!话不能这么说!前线将士们都说好!提气!管用!那狄人听见都哆嗦!这…这效果不是明摆着吗?” 他偷偷瞄了一眼乐瑶,发现她脸色苍白,紧咬着下唇,身体微微发颤,不知是气的还是吓的。

“效果?!”周墨宣猛地一拍案几,震得那本厚预案又跳了一下,上面的灰尘簌簌落下,“粗鄙!下流!不堪入耳!此等市井俚曲,污言秽语,也配登大雅之堂?也配入太庙告慰先祖?也配为凯旋将士之荣光?!” 他越说越激动,胸膛剧烈起伏,又开始喘粗气,吓得旁边的小太监赶紧给他拍背顺气。

“周老息怒!息怒!”乐瑶终于忍不住开口,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陛下…陛下之意,是希望此次大典,既能彰显国威军威,又能…又能与民同乐,振奋人心。或可…在传统仪轨之上,略作…些许新意尝试?” 她这话说得小心翼翼,字斟句酌,生怕再刺激到这位一点就炸的老祖宗。

“新意?”周墨宣喘匀了气,冷笑一声,那眼神像淬了冰,“什么新意?敲着破盆进场?唱着‘捅王八裆’献俘?还是让三军将士在太庙前跳那等…那等不堪入目的‘战阵舞’?!” 他最后三个字是咬着牙挤出来的,显然是听说了江屿白在落鹰峡的“广场舞”教学。

江屿白一听“战阵舞”三个字,眼睛却亮了,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哎!周老您说到点子上了!这‘战阵舞’它就是个名儿!其实吧,就是结合了军阵操演,加上点…嗯…有力量的肢体动作!您想啊,到时候,千百号彪形大汉,穿着锃亮的盔甲,动作整齐划一,‘嘿!哈!’地那么一跺脚,一劈枪!那气势!那力量感!那不比干巴巴地杵在那儿念祭文带劲儿?老百姓看得懂啊!看得热血沸腾啊!保管比您那拗口的…呃…恢弘Rap史诗朗诵更容易记住!” 他一激动,差点把“Rap”说秃噜嘴。

“噗——咳咳咳!”王猛将军正端起小太监奉上的茶润喉,一听“恢弘Rap史诗朗诵”这词儿,一口茶水全喷在了旁边副将的盔甲上。副将一脸懵逼地看着胸前湿漉漉的水渍。

周墨宣的脸瞬间由青转黑,再由黑转紫,像是打翻了调色盘。他手指哆嗦着指向江屿白,嘴唇翕动,半天才憋出一句:“竖子…竖子敢尔!竟敢…竟敢将神圣祷词与…与那等粗鄙之物相提并论!老夫…老夫…” 他“老夫”了半天,气得眼前发黑,差点又要表演原地昏厥。

乐瑶赶紧打圆场,声音提高了些,试图把话题拉回正轨:“二位大人!二位大人请听我一言!传统恢弘,自有其庄重底蕴;新意尝试,亦有其鲜活之处。或可…取个折中?”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比如,以典雅编钟奏响主旋律,融入将士凯歌合唱之雄壮,再辅以…以象征性的、简洁有力的阵型变换?既不失礼制,又能体现军威,可好?” 她小心翼翼地避开了“舞”字,用了“阵型变换”。

江屿白立刻接茬:“对对对!乐协理说得太对了!就是阵型变换!跟团体操似的!整齐!好看!有气势!” 他自动把“简洁有力”升级成了“团体操”。

周墨宣重重哼了一声,别过脸去,显然对“团体操”这个说法深恶痛绝,但似乎对乐瑶提出的“编钟主旋律”和“凯歌合唱”勉强能接受,至少比“捅王八裆”和“团体操”强点。

王猛将军看场面僵持,大咧咧地插话:“嗨!要我说,整那么复杂干啥!咱当兵的,嗓门大,力气足!到时候,咱列好方阵,听号令!周老您念您的祷词,咱就在您念到…嗯…‘赫赫战功’的时候!”他努力回忆着祭文里可能出现的词儿,“咱就齐声大吼一声‘嘿!’!再念到‘荡平敌寇’的时候,咱再吼一声‘哈!’!保管声震九霄!气势十足!简单!明了!提气!” 他边说边比划,做了个振臂高呼的动作,身上的甲叶哗啦作响。

他身后一个副将忍不住小声嘀咕:“将军…‘荡平敌寇’后面…好像是‘泽被苍生’…吼‘哈’好像…不太对劲…”

王猛眼一瞪:“管它呢!吼就完了!有气势就行!”

周墨宣闭着眼,按着太阳穴的手指更用力了,额角的青筋突突直跳。让一群武夫在神圣的祭文里“嘿哈”?这比江屿白的“团体操”还让他心梗!他感觉自己的毕生所学和坚持的礼制,正在被这群人用脚底板反复摩擦。

就在这鸡同鸭讲、场面即将再次失控的边缘,殿门口传来一声刻意提高的、带着点尖细的通传:

“陛下驾到——!”

殿内所有人,包括还在生闷气的周墨宣,都像被按了开关,瞬间起身,整理衣冠,躬身行礼。刚才还吵得脸红脖子粗的几人,此刻都屏息凝神,大气不敢出。

赵衍穿着一身常服,背着手,慢悠悠地踱了进来。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目光在殿内众人身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案上那本摊开的、依旧空荡荡只写了标题的《凯旋大典表演方案初稿》上,又看了看脸色各异、气氛僵硬的几人,眉梢几不可察地挑了一下。

“看来…”赵衍的声音不高,带着点玩味的笑意,“诸位爱卿,讨论得…颇为热烈?”

殿内一片死寂。周墨宣垂着眼,脸皮绷得紧紧的。江屿白缩着脖子,努力降低存在感。乐瑶紧张地绞着手指。王猛则挺直了腰板,一副“咱很认真参与了”的表情。

福顺公公侍立在赵衍身后,眼观鼻,鼻观心,仿佛对刚才殿内的“热烈讨论”一无所知。

赵衍走到主案后,没坐周墨宣那张太师椅,反而随意地靠在案边,手指在那本空册子上点了点:“都说说吧。周卿,你是礼乐大家,太学泰斗,你先说说,这‘既庄重又带感’的大典,该如何操办?” 他把“带感”两个字咬得略重,眼神似笑非笑。

被皇帝点名,周墨宣不得不抬起头。他看着赵衍那双隐含深意的眼睛,心头堵得慌,但帝王的威严让他不得不开口。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怒火和憋屈,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稳、庄重,甚至…带上了一丝他引以为傲的韵律感:

“回陛下。凯旋大典,乃告慰先祖、彰显国威、与民同庆之盛事!依古礼,当以太庙祭祀为重!” 他的声音开始拔高,带着一种吟诵般的节奏,“臣以为,当以太学鸿儒领诵,精选百名学子齐声相和!颂唱我朝开国史诗!字字珠玑,句句押韵!颂扬先帝创业之维艰!讴歌陛下运筹之英明!礼赞将士浴血之忠勇!其声必如黄钟大吕,响彻云霄!其势必如江河奔涌,涤荡乾坤!使闻者肃然起敬,思者热血沸腾!方显我谐律王朝煌煌天威,赫赫武功!” 他说得抑扬顿挫,气势磅礴,花白的胡子随着话语微微颤动,仿佛已经置身于那宏大肃穆的史诗朗诵现场。

说完,他微微喘了口气,带着一种“这才是正统”的傲然,目光扫过江屿白和王猛,最后恭敬地垂首,等待圣裁。他自信,如此恢弘正大、源远流长的方案,足以碾压一切歪门邪道!

然而,他话音刚落,旁边就传来一个极其不合时宜的、努力压抑却还是漏了音的——

“噗…嗝!”

是王猛将军!他听着周墨宣那文绉绉、一串一串往外蹦的“字字珠玑”、“句句押韵”,脑子里自动翻译成士兵们可能连字都认不全的拗口句子,再想象一群大头兵在底下听得两眼发直、昏昏欲睡的样子,一个没忍住,笑嗝儿直接冲出了喉咙!他赶紧捂住嘴,憋得满脸通红,肩膀疯狂抖动,身上的甲叶子发出细碎而欢快的“哗啦啦”声,像一堆在偷笑的小铃铛。

江屿白低着头,死死咬着后槽牙,肩膀也在可疑地耸动。他脑子里全是周墨宣描述的画面:一群穿长袍的老学究带着学生摇头晃脑地Rap,底下百姓一脸茫然,士兵们站着打瞌睡…太有画面感了!关键是这老学究自己还觉得气势磅礴!

就连乐瑶,也忍不住飞快地瞟了一眼周墨宣,嘴角微微向下抿了一下,似乎在极力控制表情。她精通音律,自然能听出周老这提案韵律之严谨工整,但…确实有点…过于阳春白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