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科比的执着与孤独(1 / 2)

奥尼尔那番炽热真诚的“酒后真言”,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湖人队内激起了持久而深远的涟漪。更衣室里的气氛明显回暖,训练中的沟通也变得顺畅了许多。

奥尼尔似乎放下了部分“老大”的架子,更愿意在战术中充当诱饵和支点;而科比,虽然依旧沉默寡言,但至少会在跑出空位后,对传球的秦铭点头致意,或在奥尼尔完成一次漂亮掩护后,投去一瞥认可的目光。

然而,秦铭敏锐地察觉到,那层坚冰虽然变薄,却并未完全消融。科比与奥尼尔,乃至与整个团队之间,似乎依然隔着一层无形的薄膜。

奥尼尔用热情和坦诚试图拥抱所有人,而科比,则习惯性地与世界保持着一段安全的、观察的距离。这份距离感,源于他内心深处那份极致的、近乎偏执的执着,以及由此而来的、不为人知的孤独。

秦铭偶尔会因为加练或者研究录像太晚,干脆就在训练馆的休息室凑合一夜。一次,他在凌晨四点多被隐约的运球声惊醒。循声走去,发现空旷的主场馆内,只有科比一人。

没有灯光全开,只有篮筐上方一盏孤灯投下锥形的光晕。科比穿着早已被汗水浸透的训练服,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动作:底线背身接球,晃肩,假动作,翻身的后仰跳投。

他的动作如同精密机械,每一次起跳的高度,后仰的角度,手腕下压的力度,都力求完美。

“砰…砰…唰…”

“砰…砰…铛…”

“砰…砰…唰…”

单调的运球声,篮球与地板的撞击声,以及那不时响起的、清脆或不那么清脆的刷网声,在巨大的、黑暗的球馆里回荡,显得格外清晰,也格外……孤独。

秦铭没有打扰,只是静静地站在阴影里看了很久。他明白,科比的强大,并非全然天赋,而是由这无数个无人见证的凌晨,由这近乎自虐的、对技术细节的偏执追求所铸造。他的世界里,仿佛只剩下他和那个篮筐,以及脑海中那个“完美”的标准。这种极致的专注,让他强大,也让他隔绝。

一次队内对抗赛,秦铭在一次快攻中,看到了更好的机会,将球传给了位置稍差但完全空位的德文·乔治,后者轻松上篮得分。这是一个合理的、团队至上的选择。

回合结束后,科比却罕见地主动走到秦铭身边,眉头微蹙:“刚才那个球,如果你自己攻,造犯规的几率超过70%。或者,你可以等一下,我就在你侧后方,我有更好的投篮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