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顿那剂“粗俗解冻剂”的效果是显着的,但并非根治。前往圣安东尼奥的专机上,气氛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凝滞,但OK组合之间依然存在着一种微妙的距离感。
他们会进行必要的战术交流,语气平淡,公事公办,缺少了以往那种(即使是带着竞争意味的)火花。
秦铭看着这一幕,知道打破坚冰只是第一步,要重建信任与默契,需要更持久、更沉稳的力量。而这份力量,他注意到,正来自于坐在窗边,安静翻阅着比赛笔记的卡尔·马龙。
马龙没有佩顿那种插科打诨的兴致,他就像一块经历过无数风雨的磐石,沉默,坚硬,可靠。在整个旅途中,他几乎没有主动去找科比或奥尼尔说话,但他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引领。
飞机降落前,马龙合上笔记本,目光扫过机舱里的队友,最后落在奥尼尔和科比身上,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圣安东尼奥不是个友好的地方,GDP也不会给我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忘记媒体,忘记那些乱七八糟的声音。踏上那块球场,我们只有一个身份——战士。为彼此而战的战士。”
他没有长篇大论,说完便重新戴上了耳机。奥尼尔收敛了笑容,默默点了点头。科比看着窗外的云层,眼神锐利,仿佛已经锁定了目标。
(湖人 0 - 0 马刺)
AT&T中心球馆,气氛凝重。波波维奇治下的马刺队,如同一条冷静的毒蛇,等待着给予对手致命一击。蒂姆·邓肯一如既往的面无表情,托尼·帕克速度如风,马努·吉诺比利妖刀出鞘,带着不可预测的锋芒。
比赛从一开始就陷入了艰苦的拉锯战。马刺的防守体系密不透风,极大地限制了湖人的进攻空间。奥尼尔在内线遭遇邓肯和内斯特洛维奇的轮番顶防和包夹,举步维艰。科比也被布鲁斯·鲍文如影随形地纠缠,每一次接球和出手都异常困难。
(湖人 18 - 22 马刺 第一节结束)
首节结束,湖人落后4分。更衣室里,气氛有些沉闷。进攻打不开,防守端也被帕克的突破和吉诺比利的蛇形走位搅得不得安宁。
“他们的防守收缩得太快了!”奥尼尔有些烦躁地挥着手,“我一拿球,至少两个人围过来!”
科比用毛巾擦着汗,冷冷地说:“外线需要把那些空位投篮投进去。”
眼看两人又要陷入互相指责的循环,卡尔·马龙站了出来。他没有提高音量,只是用他低沉而沙哑的嗓音说道:“抱怨解决不了问题。沙克,吸引包夹是你的作用,相信你的队友。科比,耐心,机会会出来。防守端,我们需要更硬的篮板和更快的轮转!”
他说话时,眼神平静却充满力量,带着一种历经沙场的笃定。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指出了问题的核心——信任与坚持。
第二节比赛,马龙身先士卒。在一次篮板拼抢中,年过四十的他奋力卡住邓肯,虽然身高力量不及,但他凭借出色的卡位技术和钢铁般的意志,硬是从“石佛”头顶摘下一个关键的前场篮板!落地后毫不停顿,直接强起,造成犯规!
他站上罚球线,两罚全中!
(湖人 20 - 22 马刺)
这个篮板和得分,极大地鼓舞了士气。马龙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无论面对谁,拼劲不能丢。
随后的比赛中,马龙成了湖人内线最稳定的支柱。他不仅能在高位策应,送出精准的传球,更能用他赖以成名的中距离跳投惩罚对手的放空。当奥尼尔被包夹时,他是最可靠的接应点;当科比突破受阻时,他总能出现在合适的接球位置。
(湖人 42 - 44 马刺 半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