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品牌升档次(1 / 2)

风把药包吹进草丛时,裴砚没有回头。沈知意坐在桂花树下,手稿摊开在膝上,阿斑蜷在她脚边。阳光照在纸上,新字慢慢浮现:“名可名,非常名。真味立于心,亦需形以载之。”

她合上手稿,起身进了茶铺。

次日清晨,小林、陈阳和裴砚都来了。桌上摆着《致饮茶人书》的复印件,还有论坛上的截图。留言一条条堆着,有人写“终于喝到真的”,也有人说“差点被骗”。

沈知意倒了四杯茶,放在每个人面前。“我们赢了第一局。”她说,“但现在要问一句——我们要成为谁?”

没人说话。

小林低头看着手机里的数据,手指滑动。陈阳摸了摸桌角,那上面有茶渍留下的印子。裴砚端起杯子,茶汤微凉。

“不是对抗者。”他放下杯子,“是传承者。”

小林抬头。“我们可以做个全新的视觉系统,把‘桂语’的故事讲出去。”

陈阳点头。“村里老人常说‘好茶要配好名’,咱们得有个响亮又干净的名字撑起来。”

沈知意看着他们。“那就从名字开始。”

当天下午,四人聚在祖屋后院。沈知意拿出一张黄麻纸,铺在木桌上。她从罐子里取出一片茶叶,轻轻压在纸上。叶脉清晰,纹路像画出来的一样。

“这是桂语茶的魂。”她说,“每一泡都不同,因为它来自一段真实的心事。”

小林拿出平板,调出设计草图。“我想走极简路线,用月白底色,配上墨色手写体,标签边缘做成茶汤渐变的效果。”

陈阳皱眉。“太素了,城里人喜欢,可咱们桃溪的人看不懂。”

小林不服气。“简洁才容易记住。”

裴砚伸手拿起那片茶叶。“能不能把叶脉纹样加进去?还有手稿上的字迹。这些才是别人仿不了的东西。”

沈知意点头。“就用这个方向。”

当晚,小林做了三套方案。

第一套:月白底,墨笔题字“桂语”,标签右下角有一道浅褐色渐变,像刚泡开的茶汤。

第二套:背景是叶脉拓印图,中间嵌着一只猫的剪影,尾巴卷成圈,正是阿斑常卧的样子。

第三套:直接复刻手稿局部,字迹斑驳,做烫金暗纹,背面印着“桃溪古法茶研习所”八个字。

第二天一早,四人再聚。

陈阳指着第一套。“这个颜色干净,看着舒服。”

小林偏爱第二套。“有记忆点,年轻人会拍照发网上。”

裴砚盯着第三套。“这字迹,和你写的手稿一样。别人一眼就能认出是真品。”

沈知意沉默了一会,说:“把三套优点合在一起。”

最终定稿:主色调为月白,标签上方是手写体“桂语”二字,由沈知意亲笔誊写;下方为叶脉拓印底纹,隐约可见阿斑卧姿剪影;背面保留手稿残页烫金暗纹,落款为“桃溪古法茶研习所”。

材质选黄麻纸与竹纤维压纹,触感粗糙但自然。

“不像大品牌。”小林说,“但像我们会做的事。”

沈知意点头。“我们本来就不做大品牌。”

包装定稿那天,沈知意在桂花树下写了新的句子:“名非虚设,乃心之所托。今以‘桂语’为号,不为逐利,惟愿真味传远。”

次日清晨,她炒制新一批茶叶。打开青瓷瓮时,发现几片叶子上浮现出细密的篆体字——“桂语”。

她没声张,只挑出一小罐封存,放在新包装样板旁。

裴砚来取材料时看到了。“这是……”

“昨晚写的。”她说,“早上就有了。”

裴砚没多问,只是把铭牌草图放进书匣。袖口露出一角药包,已经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