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调整再完善(1 / 2)

裴砚的手指刚碰过她的指尖就移开了。沈知意低头看着那叠《民声录》复印件,纸页边缘有些发毛,字迹是手抄的,一行行工整地写着“饮后喉松”“胃不胀”“手心发热”。她把这叠纸放在桌上,又铺开昨天收回来的问卷。

天刚亮,厨房的水汽还没散。她坐在书桌前,把所有材料分成三堆:桃溪村老人写的、镇南茶市带回的、河埠头口述记录。每一张纸上都有人用不同方式说“舒服”,也有人写“像有根细毛卡在喉咙”。

她拿出红笔,在本子上写下三个词:“柔和”“顺畅”“放松”。这三个词后不累。”这是她定的新标准。

小林和陈阳到的时候,她已经整理出二十一条高频反馈。有的写着“第一口凉,后面暖”,有的画了个波浪线表示味道长短,还有人在袋子上画了个叉,旁边写“撕不开”。

“我们先解决口感问题。”她说,“尾音涩感不是数据能测出来的,但很多人感觉到了。”

小林点头:“我可以调比例,去掉山兰里的粗纤维成分。”

“不要动主料。”她说,“只微调桑芽和野菊丝的量,保持缓释结构稳定。”

陈阳问:“还要做活性检测吗?”

“做完再试喝。”她说,“这次不只是我们自己喝。”

她准备了三组样品。一组是原版复合粉,一组是小林调整后的微调版,还有一组是简化版——去掉了两种辅料。三个小瓷罐贴着编号,没有标签。

裴砚来的时候,三人正围着桌子等水开。他没说话,坐到靠墙的位置。沈知意给他递了一只空杯。

水沸了。她按顺序冲泡三款茶,每杯倒七分满,端到每人面前。

“闭眼喝。”她说,“别看杯子,也别猜哪一版。”

第一杯入口,小林皱眉:“有点压喉。”

第二杯咽下去后,陈阳说:“这个顺。”

裴砚放下杯子:“第二个,尾韵清润,胃里也有热意。”

三人一致选了二号。沈知意记下结果,又单独泡了一杯给裴砚。他是胃寒体质,平时喝茶容易打嗝,但这杯喝完,他说:“暖得久。”

“就用这个配方。”她说,“通知实验室,准备批量试产。”